复禾问答
首页 > 体检科 > 检验科

盆底检查主要查什么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颅底凹陷症要做什么检查?

颅底凹陷症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诊断,主要有颅颈交界区X线片、颈椎CT三维重建、头颅MRI、脑脊液动力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等。

1、颅颈交界区X线片

通过拍摄颅颈交界区侧位、张口位X线片,可观察齿状突位置及寰枢椎关系。典型表现为齿状突超过钱氏线3毫米以上,或麦氏线不连续。该检查经济便捷,但软组织分辨率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脊髓受压情况。

2、颈椎CT三维重建

采用薄层扫描后三维重建技术,能清晰显示颅底骨性结构异常,精确测量齿状突上移程度及寰枕融合等畸形。可评估椎动脉走行是否受累,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但对脊髓软组织显像效果逊于MRI。

3、头颅MRI

磁共振成像能多平面显示延髓、颈髓受压变形程度,发现继发空洞症或脑积水。T2加权像可观察到脊髓内异常高信号,提示神经组织水肿变性。动态MRI还能评估头颈屈伸时脑脊液流动变化,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核心检查。

4、脑脊液动力学检查

通过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压力,结合奎肯试验判断蛛网膜下腔梗阻程度。部分患者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即脑脊液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常。该检查有助于鉴别是否合并颅底畸形相关的脑脊液循环障碍。

5、神经电生理检查

体感诱发电位和运动诱发电位能客观评估脊髓传导功能损害程度。常见表现为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或波形消失,可早于临床症状出现异常。术后复查有助于判断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但易受技术因素干扰需结合临床分析。

确诊颅底凹陷症后应避免剧烈头部运动,睡眠时使用低枕保持颈部中立位。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促进神经修复。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改善关节稳定性。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病情进展,若出现肢体麻木加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诊。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初产妇入盆后多久会生?

初产妇入盆后通常1-4周内会分娩,具体时间受胎儿大小、骨盆条件、宫缩强度、胎位情况及孕妇活动量等因素影响。

胎儿头部进入骨盆后,胎位相对固定,为分娩做好准备。初产妇由于产道较紧,入盆时间可能较早,但真正临产往往需要更长时间。胎儿大小适中、骨盆条件良好的孕妇,入盆后产程进展可能更快。规律宫缩的出现是临产更可靠的信号,单纯入盆不代表立即分娩。

部分初产妇可能出现假性宫缩或见红等先兆临产症状,但真正进入产程仍需等待。胎位异常如持续性枕后位可能延长入盆到分娩的时间。孕妇日常活动如散步有助于胎头下降,但过度劳累可能诱发宫缩。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可能需提前终止妊娠。

入盆后建议每日监测胎动,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出血增多需及时就医。保持适度活动,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预防便秘。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有助于缓解分娩疼痛,提前准备好待产物品。定期产检评估宫颈条件,医生会根据情况给出个性化建议。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牙齿髓底穿的症状?

牙齿髓底穿的症状主要有咬合痛、牙龈肿胀、牙齿松动、冷热敏感、牙周袋形成。髓底穿通常由龋齿、牙外伤、牙髓治疗并发症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牙髓坏死、根尖周炎等病变。

1、咬合痛

咬合痛是髓底穿的典型症状,表现为牙齿在咀嚼时出现钝痛或尖锐疼痛。由于髓腔底部穿孔导致根尖区压力变化,咬合时牙周膜受到异常刺激。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头部或耳部,长期未治疗可能发展为持续性自发痛。早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可缓解症状,但需及时进行根管治疗或显微外科修补。

2、牙龈肿胀

穿孔部位常引发根尖周组织感染,导致患牙周围牙龈红肿。炎症可能形成瘘管并排出脓液,按压时可见脓性分泌物。急性期可能伴随面部肿胀,慢性期可见牙龈颜色暗红。需通过根尖X线片确认穿孔范围,配合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后,选择生物陶瓷材料进行髓底修补。

3、牙齿松动

髓底穿孔破坏牙周支持组织,导致牙齿出现二度至三度松动。随着根尖区骨质吸收,牙齿可能出现垂直向松动或移位。松动程度与穿孔大小相关,大面积穿孔可能导致牙齿无法保留。需通过锥形束CT评估骨缺损情况,严重者需拔牙后采用种植修复。

4、冷热敏感

穿孔使牙髓组织暴露,出现对温度刺激的尖锐短暂疼痛。冷热刺激可诱发持续数秒的刺痛,可能提示牙髓部分坏死。症状与牙髓炎相似,但疼痛定位更明确。诊断需结合电活力测试和染色检查,治疗需彻底清除坏死牙髓并进行三维根管充填。

5、牙周袋形成

穿孔引发根尖周病变后,患牙周围可能出现超过5毫米的深牙周袋。探诊时易出血,可能伴随口臭和牙齿伸长感。牙周袋多位于根尖对应部位的牙龈处,与普通牙周炎形成的侧方牙周袋不同。治疗需配合牙周刮治和局部缓释抗菌药物,严重者需行牙周翻瓣手术。

出现髓底穿症状后应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日常饮食建议选择温软食物,避免过冷过热刺激。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潜在风险,对于有牙体治疗史的牙齿建议每年拍摄根尖片。若确诊髓底穿,现代牙科显微镜下修补技术成功率较高,延迟治疗可能导致牙齿丧失。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36周胎儿会入盆吗?

36周胎儿可能会入盆,但具体时间因人而异。胎儿入盆时间主要与孕妇骨盆条件、胎儿大小、胎位、产次等因素有关。

初产妇通常在妊娠36周左右出现胎儿入盆现象,表现为腹部形状改变、宫底位置下降、呼吸轻快但尿频加重。经产妇可能更晚甚至临产时才入盆。胎儿入盆后胎头固定于骨盆入口,可能伴随轻微下坠感或耻骨联合不适,属于正常生理过程。医生可通过触诊或超声评估入盆情况。

部分孕妇可能因骨盆狭窄、胎位异常或胎儿过大等因素延迟入盆。臀位胎儿通常不入盆,横位胎儿需警惕脐带脱垂风险。若超过预产期仍未入盆,需排除头盆不称等病理因素。妊娠期适度散步、骨盆摇摆运动有助于胎头下降,但禁止深蹲或强行外力干预。

建议孕妇定期产检监测胎儿位置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见红等临产征兆时及时就医,无须过度焦虑入盆时间差异。保持均衡饮食和充足睡眠,做好分娩心理准备即可。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胎盘在宫底一定是女孩?

胎盘在宫底与胎儿性别无直接关联,胎盘位置由受精卵着床位置决定,不能作为判断胎儿性别的依据。胎儿性别主要由性染色体决定,需通过医学检查确认。

胎盘附着于子宫底部属于正常位置之一,医学上称为宫底胎盘。妊娠早期受精卵随机着床于子宫内壁,胎盘随之发育形成,其位置受子宫形态、内膜状态等多因素影响。临床观察发现胎盘可位于前壁、后壁、侧壁或宫底,均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与胎儿性别无统计学相关性。

民间流传通过胎盘位置判断性别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曾有观点认为胎盘位置与激素水平相关,进而推测与性别存在联系,但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两者无因果关系。胎儿性别在受精时即由精子携带的X或Y染色体决定,发育过程中胎盘位置不会改变染色体组合。

建议孕妇按时进行产前检查,通过超声检查监测胎盘位置变化。若胎盘位置过低可能提示前置胎盘风险,需加强孕期监护。胎儿性别鉴定需依赖超声影像学检查、无创DNA检测等医学手段,避免轻信非科学判断方法。孕期应保持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胎心胎动,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及时就医。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头痛 外痔 肝囊肿 额叶癫痫 脑室内出血 Mirizzi综合征 滴虫性尿道炎 丘疹性荨麻疹 激素依赖性皮炎 局限性淋巴结增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