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创口贴过期了能用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贴鸡眼膏可以洗脚吗?

贴鸡眼膏后通常可以洗脚,但需避免长时间浸泡或用力搓洗患处。鸡眼膏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等角质软化剂,短暂接触清水一般不会影响药效,但过度湿润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

贴鸡眼膏后洗脚时需注意水温不宜过高,建议使用温和的清水快速冲洗,避免使用肥皂或沐浴露刺激患处。洗完后应立即用干净毛巾轻轻拍干水分,保持局部干燥。若鸡眼膏因浸水脱落,可待皮肤完全干燥后重新贴敷。

对于局部已出现破溃、渗液或明显红肿的情况,应暂停洗脚以防感染。此时可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洁周围皮肤,并及时就医处理。糖尿病患者或周围循环障碍者更需谨慎,洗脚前建议咨询医生意见。

日常护理中建议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足部摩擦。洗脚后可在健康皮肤处涂抹保湿霜,但避开鸡眼膏贴敷区域。若使用鸡眼膏后出现持续疼痛、化脓等异常表现,应立即停用并至皮肤科就诊,必要时采用冷冻或手术等专业治疗。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宝宝感冒贴肚脐好吗?

宝宝感冒时不建议自行使用肚脐贴。肚脐贴属于外用贴剂,其药物成分可能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但婴幼儿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可能引发过敏或药物过量风险。感冒治疗应以对症支持为主,主要有保持室内湿度、适当补充水分、监测体温、清理鼻腔分泌物、必要时就医等措施。

婴幼儿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病程具有自限性。肚脐贴常含有樟脑、薄荷等挥发性成分,可能刺激婴儿娇嫩的腹部皮肤,导致接触性皮炎。部分产品宣称的中药成分缺乏儿童用药安全性数据,且肚脐部位与呼吸道无直接解剖关联,所谓"穴位刺激"效果缺乏循证医学依据。家长更应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进食情况和呼吸状态,避免过度依赖外用贴剂。

特殊情况下,如医生明确开具具有退热作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栓剂等直肠给药制剂,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但普通市售肚脐贴多属于保健品范畴,其包装标注的"缓解感冒症状"等功效未经过严格临床验证。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出现发热必须立即就医,任何形式的自行用药都可能掩盖病情。

护理感冒宝宝需维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使用生理性海水鼻喷缓解鼻塞,哺乳期母亲可增加喂养次数。观察有无呼吸急促、持续高热、拒食等危险信号,6月龄以上婴儿可酌情饮用苹果汁补充水分。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接触患儿前后注意手部清洁,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做好隔离防护。若症状超过3天无改善或出现耳部牵拉痛、咳嗽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到儿科门诊评估。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腰椎间盘突出贴什么膏药?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消痛贴膏、通络祛痛膏、骨通贴膏、洛索洛芬钠贴剂等药物缓解症状。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退变或外力损伤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状,膏药通过局部给药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但需结合其他治疗方式综合干预。

一、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属于非甾体抗炎药,主要成分为氟比洛芬,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神经根周围炎症反应。适用于轻中度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局部疼痛,对皮肤刺激性较小,但过敏体质者需谨慎使用。贴敷时避开破损皮肤,每日一贴,连续使用不超过两周。

二、消痛贴膏

消痛贴膏为中成药,含川乌、草乌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适用于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腿冷痛,贴敷后局部有温热感属正常现象。皮肤敏感者可能出现瘙痒或红斑,应立即停用。该药不宜与其他外用镇痛药同时使用。

三、通络祛痛膏

通络祛痛膏由辣椒素、薄荷脑等组成,通过刺激皮肤产生灼热感来分散疼痛信号。适用于肌肉劳损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的酸胀疼痛,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用时可能出现皮肤发红、灼烧感,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夜间使用可能影响睡眠,建议白天贴敷。

四、骨通贴膏

骨通贴膏含丁公藤、麻黄等中药成分,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络作用。对腰椎间盘突出伴随下肢麻木、沉重感有一定缓解效果。贴敷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孕妇及阴虚火旺者禁用,使用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五、洛索洛芬钠贴剂

洛索洛芬钠贴剂为新型非甾体抗炎药贴剂,透皮吸收率高,能靶向作用于疼痛部位。适用于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引发的剧烈疼痛,12小时持续释放药效。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不可与其他NSAIDs类药物联用。贴敷后若出现皮疹或水肿需及时就医。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除使用膏药外,需避免久坐久站、弯腰搬重物等加重腰椎负荷的行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缓解压力。恢复期可进行游泳、平板支撑等核心肌群锻炼,增强腰椎稳定性。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表现,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等介入治疗。

兰军良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

怀孕发烧能用退热贴吗?

怀孕发烧一般可以使用退热贴,但需避开腹部并观察皮肤反应。退热贴通过物理降温缓解发热,通常不会影响胎儿发育。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或伴随头痛、寒战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退热贴的主要成分为凝胶基质和水,通过水分蒸发带走体表热量实现降温。孕妇使用时建议贴于额头、颈部或腋下等血管丰富部位,避免直接接触子宫区域。部分产品含薄荷醇等添加剂,可能刺激皮肤引发过敏,首次使用前可在手臂小面积测试。物理降温期间需多饮水,保持室内通风,每4小时更换一次退热贴。

妊娠期发热可能由感冒、尿路感染或绒毛膜羊膜炎等引起。若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阴道流血、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停止使用退热贴并就诊。细菌性感染引发的发热可能需抗生素治疗,自行使用退热贴可能延误病情。体温过高可能导致胎儿神经管缺陷,孕早期尤其需谨慎。

孕妇发热期间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摄氏度。饮食选择小米粥、蒸苹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监测体温变化时建议使用电子体温计,减少水银接触风险。若使用退热贴后出现皮肤红肿、瘙痒,可用生理盐水清洁后涂抹炉甘石洗剂。所有退热措施均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中药贴敷对宝宝的危害?

中药贴敷对宝宝可能存在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等危害,但多数情况下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规范使用是安全的。中药贴敷的危害主要与药物成分、贴敷时间、皮肤敏感度、操作规范性、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皮肤刺激

部分中药成分可能对婴幼儿娇嫩的皮肤产生刺激性,表现为局部红肿、灼热感或轻微疼痛。婴幼儿皮肤角质层较薄,屏障功能尚未完善,药物渗透性较强,不当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建议家长选择刺激性小的药物,并严格控制贴敷时间。

2、过敏反应

中药复方制剂成分复杂,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可能出现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等过敏反应。常见致敏成分包括冰片、薄荷脑等挥发性物质。首次使用前建议在耳后或前臂小面积试用,观察24小时无反应后再正式贴敷。

3、药物吸收过量

婴幼儿体表面积与体重比例较大,相同贴敷面积下药物吸收量可能超过安全范围。某些具有毒性的中药成分如乌头类、马钱子等,可能通过皮肤吸收导致全身毒性反应。必须严格遵医嘱控制贴敷剂量和频次。

4、操作不当感染

贴敷部位皮肤准备不充分、敷料污染或长时间贴敷可能导致细菌感染。婴幼儿皮肤防御功能较弱,易发生毛囊炎、脓疱疹等继发感染。操作前需清洁皮肤,定期更换敷料,出现脓性分泌物应立即停用。

5、延误规范治疗

部分家长过度依赖中药贴敷可能延误疾病规范诊疗。对于急重症如高热、肺炎等,单纯贴敷治疗可能掩盖病情进展。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将贴敷作为辅助手段,配合其他必要治疗措施。

使用中药贴敷时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配制的中药贴剂,避免自行调配不明成分的药材。贴敷前清洁皮肤但不要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贴敷时间控制在2-4小时为宜。密切观察贴敷部位及全身反应,出现皮肤破损、剧烈瘙痒、呼吸困难等症状立即停用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婴幼儿皮肤清洁滋润,增强皮肤屏障功能,减少外界刺激因素。喂养方面保证充足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E等有助于皮肤健康的营养素。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膈疝 皮疹 肺鼠疫 关节结核 急性腹膜炎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糜烂性胃炎 嵌顿性腹股沟斜疝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1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