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2人阅读
牙齿根管治疗中消毒不当可能引发根尖周炎、牙髓坏死、颌骨骨髓炎等疾病。根管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细菌残留,进而造成感染扩散或组织损伤。
1、根尖周炎根尖周炎是根管治疗消毒不足最常见的并发症。残留细菌通过根尖孔侵入周围组织,引发局部红肿、咬合痛等症状。急性期可能出现自发性跳痛,慢性期可形成根尖肉芽肿或囊肿。需通过X线检查确诊,严重时需配合头孢克洛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控制感染,必要时行根尖手术。
2、牙髓坏死消毒剂浓度不足或作用时间过短时,牙髓腔内细菌未被完全杀灭,导致残余牙髓组织坏死。表现为牙齿变色、冷热刺激无反应,可能继发恶臭。需重新打开髓腔清理坏死组织,使用氢氧化钙糊剂等药物进行根管封药,配合罗红霉素分散片抗感染。
3、颌骨骨髓炎感染通过根尖扩散至颌骨时可能引发骨髓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伴随持续剧痛、面部肿胀、张口受限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发热等全身反应。需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奥硝唑胶囊进行抗炎治疗,并行影像学检查评估骨组织破坏程度。
4、间隙感染病原体向周围筋膜间隙扩散可引起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表现为面部广泛肿胀、皮肤发红,可能压迫气道。需急诊切开引流,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同时进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感染控制后需重新评估患牙保留可能性。
5、菌血症操作中细菌入血可能引发一过性菌血症,对心内膜疾病患者风险较高。可能出现寒战、低热等全身症状。高危人群治疗前需预防性使用盐酸克林霉素胶囊,术后监测体温及血象变化。
根管治疗期间应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术后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氯己定含漱液辅助控制菌斑。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发热时需及时复诊,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定期口腔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处理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