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一般发生在产后2周到1年内,高发期为产后4-6周,实际发生时间与激素水平变化、社会支持不足、既往精神病史、分娩并发症等因素相关。
1、激素波动分娩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骤降可能影响情绪调节,可通过心理咨询和规律作息缓解,严重时需遵医嘱使用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
2、社会因素育儿压力、夫妻关系紧张等社会心理因素可能诱发抑郁,建议家人分担育儿责任,必要时进行家庭治疗,症状持续需考虑文拉法辛等药物干预。
3、既往病史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病史的产妇复发风险较高,需加强产前产后心理筛查,早期发现可使用氟西汀配合认知行为治疗。
4、分娩创伤难产、胎儿异常等应激事件可能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需心理科联合妇产科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
产妇应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家人需密切观察情绪变化,若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