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5人阅读
牙痛服药后出现胃疼可能与药物刺激、空腹服药、药物过敏、胃炎或胃溃疡等因素有关。建议立即停用当前药物并就医检查,避免自行调整用药。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常用于缓解牙痛,但可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疼痛。这类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保护能力,尤其空腹服用时损伤更明显。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灼痛、恶心等症状,一般停药后1-3天可缓解。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片可帮助减轻药物性胃黏膜损伤。
部分患者对药物成分过敏时,除胃疼外还可能伴随皮疹、呼吸困难等全身反应。抗生素如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在治疗牙周感染时,可能引发胃肠道菌群紊乱,表现为腹胀、绞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也可能诱发应激性溃疡。胃部基础疾病患者服药后症状往往更显著,胃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或糜烂。
出现胃疼后应暂停可疑药物,记录用药名称与症状出现时间。可少量进食米粥、馒头等温和食物缓解刺激,避免牛奶、咖啡等加重胃酸分泌的饮品。若持续疼痛超过6小时或出现呕血、黑便,需急诊处理。日常服药需严格遵医嘱,牙痛合并胃肠疾病史者应优先选择局部治疗如丁香油棉球止痛,必要时更换为塞来昔布胶囊等对胃肠刺激较小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