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26人阅读
牙龈癌复发可能出现局部肿物、溃疡不愈、牙齿松动、出血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牙龈癌复发通常与手术切除不彻底、免疫抑制、不良刺激、基因突变、口腔卫生差等因素有关,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治疗方式包括二次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干预。
1. 局部肿物复发早期常见牙龈或邻近黏膜出现硬结或菜花样新生物,生长较快且边界不清。可能与残留癌细胞增殖或局部免疫微环境改变有关,常伴随黏膜颜色异常。需通过增强CT或切取活检明确性质,治疗采用扩大切除术联合颈部淋巴结清扫。
2. 溃疡不愈手术创面或邻近区域出现超过2周未愈合的溃疡,表面坏死组织覆盖,基底浸润明显。多因肿瘤细胞侵袭黏膜下层导致组织修复障碍,可伴腐败性口臭。确诊需结合PET-CT评估代谢活性,治疗选择局部放疗联合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3. 牙齿松动无牙周病情况下出现牙齿移位或脱落,提示肿瘤侵犯牙槽骨。影像学可见颌骨溶解性破坏,与肿瘤分泌破骨细胞激活因子相关。需进行颌骨三维重建评估范围,治疗采用颌骨部分切除术配合术后放射性粒子植入。
4. 出血疼痛肿瘤侵蚀血管导致自发性出血,触碰或进食时加重,疼痛呈持续性并放射至耳颞部。与肿瘤释放炎症介质及神经浸润有关,可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症状,根治需行血管介入栓塞联合靶向治疗。
5. 淋巴结肿大同侧颈部淋巴结进行性增大、质地坚硬,提示癌细胞淋巴转移。超声可见淋巴结门结构消失,可能与肿瘤EMT过程激活有关。治疗需颈淋巴清扫术,术后采用紫杉醇注射液辅助化疗降低再发风险。
复发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口腔全景片和肿瘤标志物,避免吸烟饮酒等刺激因素。日常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进食温凉流质减少黏膜损伤,可补充乳铁蛋白粉增强黏膜修复。出现张口受限或面部麻木需立即就诊,提示可能存在神经侵犯或颅底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