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71人阅读
牙龈萎缩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牙龈萎缩通常由牙周炎、刷牙方式不当、遗传因素、激素变化或长期吸烟等原因引起,若不及时干预可能造成牙槽骨吸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脱落。
牙龈萎缩早期主要表现为牙龈边缘退缩、牙根暴露,可能伴随冷热敏感或轻微出血。此时牙周组织尚未严重破坏,通过改善刷牙方式、使用软毛牙刷及牙线清洁、定期洗牙等措施可有效控制进展。若发展为中度萎缩,可能出现牙齿敏感加重、牙龈红肿疼痛,需配合龈下刮治、局部用药如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或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治疗。重度牙龈萎缩会导致牙槽骨明显吸收,牙齿支持力下降,出现牙齿移位或松动,此时可能需要牙龈移植手术或牙齿固定术。
少数情况下,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加速牙龈萎缩进程。这类患者除口腔治疗外还需控制基础疾病,避免使用引起牙龈增生的药物如苯妥英钠片。
预防牙龈萎缩需坚持巴氏刷牙法,每日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每半年进行一次专业洁牙。吸烟者应戒烟,孕妇及更年期女性需加强口腔检查。已出现牙龈萎缩者应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可选择含硝酸钾的脱敏牙膏缓解敏感症状。若发现牙齿松动或牙龈出血持续不愈,应及时就诊口腔牙周科,通过牙周探诊和X线检查评估骨质流失程度,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牙齿脱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