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产科 > 剖腹产

剖腹产麻醉后脊柱痛怎么止痛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肩关节响并伴有疼痛怎么止痛?

肩关节响并伴有疼痛可通过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疼痛通常由肩周炎、肩袖损伤、骨关节炎、钙化性肌腱炎、关节不稳等原因引起。

1、热敷:

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炎症反应。使用40-45℃的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急性损伤初期应改用冷敷。

2、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可减轻炎症和疼痛。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能缓解肌肉痉挛。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可促进组织修复,缓解炎症。电疗通过电流刺激阻断痛觉传导。冲击波治疗对钙化性肌腱炎效果显著,能促进钙盐分解吸收。治疗频率一般为每周2-3次,连续4-6周。

4、局部注射:

糖皮质激素如曲安奈德联合局部麻醉药进行痛点注射,能快速消炎止痛。适用于顽固性疼痛或滑囊炎患者,每年注射不超过3-4次,避免肌腱脆弱和软骨损伤。

5、手术治疗:

关节镜手术可修复撕裂的肩袖或清理关节内游离体。开放性手术适用于严重骨关节炎需关节置换的情况。术后需配合系统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睡眠时可在患侧肩下垫软枕减轻压力。推荐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运动等轻柔锻炼,增强肩关节稳定性。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橙子、鸡蛋等,促进软组织修复。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明显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就医。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痛经时按摩哪个穴位可以止痛?

痛经时按摩合谷穴、三阴交穴、关元穴、血海穴、足三里穴等穴位可缓解疼痛。这些穴位通过调节气血运行、缓解子宫痉挛发挥作用。

1、合谷穴:

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中点处。按摩时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产生酸胀感为宜。该穴位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功效,能有效缓解小腹坠胀疼痛。月经来潮前三天开始每日按压效果更佳。

2、三阴交穴:

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三寸处。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揉按5分钟,可调节肝脾肾三经气血。该穴位特别适合气血虚弱型痛经,能改善经血色淡、量少等症状。注意孕妇禁用此穴位。

3、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处。手掌搓热后以掌心轻柔按摩,每次10分钟。此穴位能温补下焦阳气,适合寒凝血瘀型痛经,对经期畏寒、四肢冰凉有明显改善作用。按摩时可配合热水袋热敷增强效果。

4、血海穴:

在膝盖骨内侧端上两寸处。屈膝时用拇指指腹按压,有酸胀感时保持5秒后松开。该穴位擅长活血化瘀,对经血颜色暗紫、有血块的痛经类型效果显著。建议经前一周开始每日早晚各按摩一次。

5、足三里穴:

位于膝盖下三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用拇指关节按压并做环形揉动,能调理脾胃功能。适合伴有恶心呕吐的痛经患者,通过增强消化功能间接缓解疼痛。长期按摩还能改善体质虚弱导致的经期不适。

除穴位按摩外,经期应注意腹部保暖,避免生冷饮食,可饮用生姜红糖水温经散寒。适量进行瑜伽、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疼痛剧烈或伴随异常出血时应及时就医,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保持规律作息和愉悦心情也有助于减轻经期不适症状。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帕金森病患者麻醉的注意事项?

帕金森病患者麻醉需重点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术前评估和术中监测。主要注意事项包括调整抗帕金森药物、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优化麻醉方案、加强呼吸管理及术后苏醒期监护。

1、药物调整:

帕金森病常用药物左旋多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可能与麻醉药产生相互作用。术前需与神经科医生协商调整用药时间,避免突然停药导致症状恶化。术中需注意多巴胺能药物与吸入麻醉药的协同作用可能加重低血压。

2、循环管理: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术前应进行倾斜试验评估,术中避免快速体位变动。推荐有创动脉压监测,血管活性药物需准备去甲肾上腺素等α受体激动剂,慎用β受体阻滞剂。

3、麻醉选择:

区域麻醉可减少全身用药风险,但需评估患者震颤程度。全身麻醉宜选用丙泊酚等短效药物,避免氟烷类加重心肌抑制。肌松药需减量使用,术后需监测肌力恢复情况。

4、呼吸维护:

咽喉肌强直和吞咽障碍增加误吸风险。建议快速序贯诱导,备好吸引设备。术后需警惕呼吸肌无力,延迟拔管指征可放宽至潮气量达6毫升/千克体重以上。

5、苏醒监护:

苏醒期易出现谵妄和运动症状波动。恢复室应保持安静环境,尽早恢复抗帕金森药物。需监测体温波动和排尿功能障碍,必要时留置导尿管。

术后建议维持室温25℃左右避免寒战诱发肌强直,床头抬高30度预防误吸。饮食宜选用糊状食物,补充维生素B6需谨慎以免影响左旋多巴疗效。康复训练应从术后24小时内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逐步过渡到坐位平衡练习。家属需学习识别"关期"症状,记录运动日记供医生调整用药参考。定期随访应包含直立性低血压筛查和吞咽功能评估,多学科协作可显著降低麻醉相关并发症风险。

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女性小便时尿道酸疼如何止痛?

女性小便时尿道酸疼可通过多饮水、热敷下腹、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碱化尿液及抗生素治疗缓解。疼痛通常由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尿路结石、阴道炎或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

1、多饮水:

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增加尿量可冲刷尿道,稀释尿液中的刺激性物质。尤其推荐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加重膀胱负担。排尿频率保持在每2-3小时一次,有助于缓解尿道黏膜的灼烧感。

2、热敷下腹:

使用40℃左右的热水袋敷于耻骨联合上方,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放松盆底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尿道痉挛性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经期女性需确认无阴道出血加重情况。

3、非甾体抗炎药:

双氯芬酸钠、布洛芬或塞来昔布等药物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尿道黏膜炎症反应。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存在消化道溃疡病史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碱化尿液:

口服碳酸氢钠片或枸橼酸钾颗粒可使尿液pH值升高至7.0-7.5,降低酸性尿液对受损尿道的刺激。合并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者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

5、抗生素治疗:

确诊细菌性尿路感染时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或头孢克洛等药物。需完成规定疗程,避免随意停药导致细菌耐药。反复发作者建议进行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日常需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排便后从前向后擦拭。避免盆浴、游泳等可能造成尿道污染的活动,性行为后及时排尿。饮食上减少咖啡、酒精及辛辣食物摄入,可适量饮用蔓越莓汁。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伴随发热、血尿等症状,需立即泌尿科就诊排除复杂性感染或泌尿系结石。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腰肌劳损的患者吃什么药止痛?

腰肌劳损患者止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肌松药及外用镇痛药三类药物,常见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盐酸乙哌立松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

1、非甾体抗炎药:

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炎症性疼痛。这类药物适用于急性期疼痛控制,可能出现胃肠道刺激反应,消化道溃疡患者需谨慎使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非甾体药物联用。

2、肌松药:

盐酸乙哌立松、氯唑沙宗可缓解肌肉痉挛导致的继发性疼痛。适用于伴有明显肌肉紧张僵硬的病例,可能引起嗜睡、乏力等中枢抑制作用。从事驾驶或高空作业者需特别注意用药安全。

3、外用镇痛药:

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利多卡因贴剂通过局部给药减轻表层疼痛。适合皮肤完好的轻中度疼痛患者,使用前需清洁皮肤,避免接触眼周及黏膜。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反应。

4、中药制剂:

活血止痛胶囊、跌打丸等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传统医学认为其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需注意与西药的相互作用。服用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5、辅助用药:

甲钴胺、维生素B1等神经营养药物可改善神经受压症状。对于病程较长伴有下肢放射痛的患者,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需连续使用2-4周见效。

腰肌劳损患者除药物治疗外,建议睡硬板床并在腰部垫小枕维持生理曲度,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每间隔30分钟可做腰部后伸动作。急性期疼痛缓解后,可进行五点支撑法腰背肌锻炼,每日3组每组10次。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促进肌肉修复,适量摄入核桃、深海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冬季注意腰部保暖,可配合40℃左右热敷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需及时排查腰椎间盘突出等器质性疾病。

张玲

主任医师 河南省肿瘤医院 肝胆外科

热门标签

肾病 痛风 囊虫病 肾肿瘤 慢性咽炎 慢性膀胱炎 脐尿管囊肿 肱骨髁上骨折 脊髓性肌萎缩 食管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