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85人阅读
眼压高可能由遗传因素、用眼过度、外伤、青光眼、葡萄膜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眼压升高通常表现为视物模糊、眼胀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遗传因素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具有家族聚集性,可能与ABCA1基因突变有关。患者房水流出通道逐渐阻塞,表现为隐匿性眼压升高,早期可通过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等药物控制。建议直系亲属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眼压监测。
2、用眼过度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导致睫状肌痉挛,房水分泌暂时性增多。常见于熬夜使用电子设备后,伴随眼睛酸涩、视疲劳等症状。可通过热敷、远眺、人工泪液缓解,建议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保持环境光线适宜。
3、眼部外伤眼球挫伤可能引发前房积血或晶状体脱位,导致房水循环障碍。急性期可见结膜充血、角膜水肿,需紧急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眼压,严重者需行前房冲洗术。外伤后1个月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眼压变化。
4、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虹膜堵塞房角使眼压骤升至50mmHg以上。典型症状为虹视现象、剧烈眼痛,需立即静脉滴注乙酰唑胺注射液,配合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瞳。晚期可选择小梁切除术或引流阀植入术防止视神经萎缩。
5、葡萄膜炎炎症因子渗出会阻塞小梁网,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或病毒感染患者。除眼压升高外,还伴有睫状充血、瞳孔粘连。需联合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抗炎,配合阿托品眼用凝胶防止虹膜后粘连。反复发作者需排查全身免疫性疾病。
日常应避免在暗环境下用眼,减少咖啡因摄入,控制每日饮水量在2000毫升以内。高度近视或糖尿病患者建议每半年测量眼压,出现视物变形需即刻就诊。眼压监测需选择非接触式眼压计或Goldmann压平式眼压计,测量前12小时避免佩戴隐形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