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71人阅读
腰椎管狭窄术后后遗症主要有神经根粘连、硬膜外血肿、脑脊液漏、感染、腰椎不稳等。手术方式、患者个体差异及术后护理等因素可能影响后遗症发生概率。
1、神经根粘连神经根粘连是腰椎管狭窄术后常见的后遗症之一,可能与术中神经牵拉、术后瘢痕组织增生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治疗上可采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配合超声波治疗或神经松解术。术后早期活动有助于预防粘连发生。
2、硬膜外血肿硬膜外血肿多因术中止血不彻底或术后引流不畅导致,表现为突发剧烈腰背部疼痛伴下肢运动感觉障碍。需紧急行血肿清除术,术后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等止血药物。控制血压、避免过早活动可降低发生风险。
3、脑脊液漏脑脊液漏常因硬脊膜意外损伤引起,患者可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治疗需绝对卧床,必要时采用硬膜外血补片修补。使用乙酰唑胺片可减少脑脊液分泌,严重者需手术缝合。
4、感染术后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椎间隙感染,与无菌操作不当、患者免疫力低下有关。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需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严重感染需清创引流。
5、腰椎不稳腰椎不稳多因减压范围过大或内固定失败导致,可能引起慢性腰痛、活动受限。轻症可通过腰背肌锻炼改善,严重者需行腰椎融合术。术后佩戴支具、避免负重有助于预防。
腰椎管狭窄术后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训练,初期以卧床休息为主,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上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骼修复。避免久坐久站,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评估恢复情况。如出现异常疼痛、发热或下肢无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