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0人阅读
一岁半宝宝可能会有蛔虫感染。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于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或接触污染环境后未及时清洁的情况。
蛔虫感染在婴幼儿中并非罕见,一岁半宝宝活动范围扩大,可能通过接触污染土壤、玩具或未洗净的蔬菜水果等途径摄入虫卵。感染初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虫体增多可出现食欲异常、阵发性脐周疼痛、夜间磨牙、消瘦等症状。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荨麻疹等过敏反应,严重感染时可能引发肠梗阻或胆道蛔虫症。
蛔虫病在卫生条件良好的城市地区相对少见,但农村或托幼机构中仍需警惕。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常有吮吸手指等行为,较成人更易发生感染。若家长发现宝宝粪便中有白色线状虫体或出现不明原因腹痛、营养不良等情况,应考虑蛔虫感染可能。
预防蛔虫感染需注意培养宝宝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修剪指甲避免藏匿虫卵。蔬菜水果应充分清洗,肉类彻底煮熟,避免饮用生水。婴幼儿玩具需定期消毒,避免接触可能被粪便污染的土壤。若确诊感染,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苯达唑颗粒、甲苯咪唑混悬液等驱虫药物,不可自行用药。日常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帮助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