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44人阅读
一岁多宝宝反复低烧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幼儿急疹、尿路感染、中耳炎、结核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上呼吸道感染宝宝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受病毒或细菌感染引发上呼吸道炎症。常伴随鼻塞、咳嗽等症状,体温多在37.5-38.5℃波动。可遵医嘱使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药物,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适当增加饮水量。
2、幼儿急疹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引起的婴幼儿常见疾病,表现为持续3-5天高热后突发皮疹。发热期间可能出现烦躁、食欲减退,皮疹出现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可配合医生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退热,避免擅自使用抗生素。
3、尿路感染婴幼儿尿道较短,细菌易逆行感染引发膀胱炎或肾盂肾炎。除低热外可能出现排尿哭闹、尿频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检查确诊,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
4、中耳炎咽鼓管发育不成熟易导致中耳积液继发感染,表现为夜间哭闹、抓耳伴低热。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可能需要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配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进行抗感染治疗。
5、结核病与结核患者密切接触后可能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表现为长期午后低热、盗汗、体重增长缓慢。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和胸部X线检查,确诊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
家长需每日定时测量宝宝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发热期间保持清淡饮食如米粥、果蔬泥,避免穿着过厚影响散热。注意观察有无精神萎靡、拒食、抽搐等危重症状,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或药物降温。恢复期应保证充足睡眠,暂缓接种疫苗直至完全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