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60人阅读
阴部毛囊炎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堵塞、局部摩擦刺激、免疫力下降或卫生习惯不良等原因引起。阴部毛囊炎主要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肿、疼痛或脓疱形成,可能伴有瘙痒或灼热感。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毛囊是阴部毛囊炎的常见原因。局部皮肤破损、出汗过多或清洁不足可能导致细菌繁殖。患者可能出现红色丘疹或脓疱,伴随压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可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2、毛囊堵塞脱落的角质细胞、皮脂或汗液堵塞毛囊口可引发炎症。剃毛、紧身衣物摩擦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可能加重堵塞。症状表现为毛囊处硬结或白色脓头。建议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避免挤压,必要时使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
3、局部摩擦刺激长时间骑自行车、穿化纤内裤或频繁剃毛可能导致毛囊机械性损伤。皮肤屏障受损后易继发感染,出现成片红色丘疹。应选择棉质透气内衣,减少剃毛频率,破损处可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4、免疫力下降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可能削弱局部防御功能。此类患者更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深部毛囊炎,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控制基础疾病,严重时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5、卫生习惯不良不及时更换卫生巾、如厕后清洁不当或共用浴具可能增加感染概率。症状多局限于会阴部,表现为散在脓疱。应每日温水清洗,避免使用碱性洗剂,发作期可外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合抗细菌药物。
预防阴部毛囊炎需注意会阴部清洁干燥,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避免过度剃毛或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出现持续红肿、疼痛加剧或发热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挑破脓疱。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锌元素,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治疗期间应暂停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