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31人阅读
骨密度检查一般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绝经后女性及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可缩短至每年一次。
骨密度检查是评估骨质疏松风险的重要手段,临床常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进行检测。对于40-50岁健康人群,若无骨质疏松家族史、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等高风险因素,可每2年进行一次筛查。50岁以上女性及65岁以上男性因骨量流失加速,建议将检查频率提升至每年一次。存在脆性骨折史、体重过低、长期吸烟饮酒或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慢性疾病的人群,需根据医生建议缩短检查间隔至6-12个月。检查前24小时需避免服用钙剂,穿着无金属饰物的衣物,妊娠期女性禁止该项检查。
日常可通过增加奶制品、豆制品等富钙食物摄入,每日保证30分钟日照促进维生素D合成,进行快走、太极拳等负重运动维持骨量。发现骨量减少时应遵医嘱使用碳酸钙D3片、阿仑膦酸钠片等药物干预,避免跌倒等意外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