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91人阅读
婴儿吃了变质奶粉应立即停止喂养并密切观察症状,必要时及时就医。变质奶粉可能引发胃肠炎、食物中毒等,需根据症状轻重采取催吐、补液或药物治疗。
婴儿误食变质奶粉后,家长首先要检查奶粉是否出现结块、变色、异味等明显变质特征。若摄入量较少且未出现异常表现,可暂停喂养该奶粉,改为母乳或合格配方奶,同时观察6-8小时。此阶段建议少量多次喂温水,帮助稀释胃肠内残留物质。如发现拒奶、哭闹不安等早期不适,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
若出现呕吐、腹泻等明显症状,需记录呕吐物性状及排便次数。轻度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散补充电解质,避免使用止泻药物掩盖病情。伴有发热或血便时,可能已发展为细菌性肠炎,需就医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或蒙脱石散等药物。对于出现嗜睡、尿量减少等重度脱水表现的婴儿,必须立即急诊输液治疗,防止电解质紊乱引发惊厥。
日常储存奶粉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处,开封后严格密封并在一个月内使用完毕。冲调前检查奶粉性状,避免使用过期产品。家长需定期检查奶粉罐体是否膨胀漏气,冲调时注意奶瓶消毒。如婴儿有牛奶蛋白过敏史,选择特殊配方奶粉更需注意保质期。哺乳期母亲如发现乳房异常分泌物,应暂停母乳并就医排查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