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头晕感觉天旋地转是什么原因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无缘无故头晕天旋地转还想吐?

头晕伴随天旋地转和恶心可能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低血糖或偏头痛引起。

1、耳石症: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是头晕最常见原因。耳石器中的碳酸钙颗粒脱落进入半规管,头部位置变化时刺激毛细胞引发眩晕。典型表现为短暂性旋转感,持续数秒至1分钟,常与特定头位相关。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90%患者1-2次复位即可缓解。

2、前庭神经炎: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会导致突发持续性眩晕,伴恶心呕吐和平衡障碍。症状常持续数天,无耳鸣或听力下降。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使用前庭抑制剂缓解症状,多数患者3-6周可自行代偿恢复。

3、内耳积水:

梅尼埃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耳聋和耳鸣三联征,每次发作持续20分钟至12小时。内淋巴积水压迫前庭和耳蜗器官导致症状,发作期需低盐饮食,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必要时可服用利尿剂减轻积水。

4、血糖异常:

血糖低于3.9毫摩尔每升时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和脑功能紊乱,表现为头晕、冷汗和恶心。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过量、进食不足时易发生。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可缓解,反复发作需调整降糖方案。

5、前庭性偏头痛:

偏头痛患者可能出现眩晕先兆或伴随症状,持续5分钟至72小时。三叉神经血管系统激活影响前庭通路,光声敏感是重要鉴别点。发作期需安静避光,预防性治疗可减少发作频率。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前庭功能稳定性,眩晕发作期应避免突然转头和驾驶。建议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限制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适当补充维生素D可能对耳石症复发有预防作用。持续性眩晕或伴随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脑血管病变。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天旋地转头晕呕吐是怎么回事?

天旋地转头晕呕吐可能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脑供血不足、偏头痛性眩晕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复位治疗、药物控制、前庭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引发短暂眩晕,典型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动时出现天旋地转感,持续数秒至1分钟,常伴随恶心呕吐。可通过耳石复位手法治疗,90%患者1-2次复位即可缓解。

2、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导致膜迷路压力升高,发作性眩晕持续20分钟至12小时,伴有耳鸣耳闷及波动性听力下降。可能与免疫异常、内耳微循环障碍有关,急性期可使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控制症状。

3、前庭神经炎: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引起持续剧烈眩晕,伴随水平旋转性眼震和平衡障碍,呕吐症状明显但无听力异常。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史,需卧床休息配合前庭抑制剂缓解急性症状。

4、脑供血不足:

椎基底动脉血流减少导致前庭系统缺血,表现为突发眩晕伴视物模糊、共济失调。常见于颈椎病、动脉硬化患者,需排查脑血管危险因素,改善循环药物可减轻发作。

5、偏头痛性眩晕:

前庭性偏头痛的特殊类型,眩晕持续5分钟至72小时,约半数发作时伴随头痛。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异常激活相关,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发作频率。

眩晕发作期间应保持静卧避免跌倒,选择低盐饮食控制内耳水肿,发作缓解后循序渐进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记录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有助于医生鉴别病因。反复发作或伴随意识障碍、肢体无力等症状时需及时神经科就诊,排除脑卒中、听神经瘤等严重疾病。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躺下或起来时天旋地转吃什么药?

躺下或起身时出现天旋地转症状可能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等疾病有关,可考虑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甲磺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药物缓解症状。具体用药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确定。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短暂眩晕,典型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动时突发旋转感。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改善,药物辅助可选用改善微循环的盐酸倍他司汀,但需排除颈椎病等继发因素。

2、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导致反复发作性眩晕,常伴耳鸣及听力下降。急性期可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调节内耳血流,长期管理需限制钠盐摄入并配合利尿剂治疗,严重者需考虑鼓室注射治疗。

3、前庭神经炎: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引发持续眩晕,多伴恶心呕吐。早期可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改善神经供血,配合糖皮质激素减轻炎症反应。症状缓解后需进行前庭康复训练恢复平衡功能。

4、低血压相关眩晕:

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时,可能引发站立时头晕目眩。建议测量卧立位血压,非药物干预包括增加水盐摄入、穿戴弹力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米多君等升压药物。

5、颈椎病影响:

椎动脉受压可能引发颈性眩晕,转头或起床时症状加重。需通过颈椎MRI明确诊断,治疗包括颈部牵引、物理治疗,可短期使用盐酸氟桂利嗪改善血管痉挛,避免突然转头动作。

眩晕发作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突然改变体位。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及钙质,适度进行Brandt-Daroff前庭康复训练。记录眩晕发作的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就诊时向医生详细说明。避免自行服用止晕药物掩盖病情,持续或反复发作需完善前庭功能检查、听力测试及头颅影像学评估。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睡觉起来头晕天旋地转什么原因?

睡觉起来头晕天旋地转可能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低血压、耳石症、颈椎病、贫血等原因引起。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头部位置变化时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眩晕,表现为短暂旋转感,常与起床翻身动作相关。可通过耳石复位手法治疗,严重时需配合抗眩晕药物。

2、低血压:

夜间长时间卧床导致血压调节功能暂时性失调,起床时脑部供血不足引发头晕。建议起床前先活动四肢,缓慢改变体位,必要时排查心血管疾病。

3、耳石症:

内耳碳酸钙结晶脱落至半规管,头部运动时诱发强烈眩晕感,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确诊后可通过Epley复位法治疗,90%患者可治愈。

4、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可能因睡姿不当压迫血管,晨起时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表现为头晕伴颈部僵硬,需通过颈椎牵引、理疗改善血液循环。

5、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晨起脑缺氧,常见于月经期女性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需检测血常规明确病因,铁缺乏者需补充铁剂,同时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摄入。

建议晨起时保持动作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进行前庭功能训练如眼球运动练习,睡眠时注意枕头高度适宜。饮食方面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坚果,限制高盐食物以防体液潴留。若头晕持续超过1周或伴随呕吐、听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排查脑卒中、梅尼埃病等器质性疾病。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睡觉突然觉得天旋地转怎么回事?

睡觉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可能由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低血压、耳石症等原因引起。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头部位置改变时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眩晕,表现为短暂旋转感,常与起床翻身相关。可通过耳石复位治疗,避免突然转头或弯腰。

2、梅尼埃病:

内淋巴积水导致反复发作性眩晕,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可能与免疫异常有关。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限制钠盐摄入,医生可能开具利尿剂改善症状。

3、前庭神经元炎: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引发持续眩晕,常伴恶心呕吐,发病前多有感冒史。急性期需前庭抑制剂控制症状,后期通过平衡训练促进代偿。

4、低血压:

夜间血压过低导致脑供血不足,常见于脱水或降压药过量。改变体位时动作放缓,增加水和电解质摄入,监测血压变化。

5、耳石症:

碳酸钙结晶脱离椭圆囊进入半规管,特定头位诱发数秒眩晕。诊断后行手法复位治疗,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发作。

日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和情绪波动。眩晕发作期间选择低盐饮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眼球运动和平衡练习,逐步提高耐受性。枕头高度以15厘米为宜,起床时遵循"三个30秒"原则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若伴随持续头痛、视力改变或肢体无力需立即就医排查脑血管病变。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热门标签

腹泻 白化病 毒血症 腹壁疝 青霉病 弯曲菌肠炎 肠系膜脂肪炎 结节性筋膜炎 持续性异位妊娠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