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19人阅读
婴幼儿腹泻伴随抽搐可能与脱水、电解质紊乱、热性惊厥、脑膜炎或癫痫发作有关。腹泻时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可导致低钠血症、低钙血症,进而诱发肌肉痉挛或抽搐;高热引发的热性惊厥常见于病毒感染;少数情况下需警惕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先天性疾病。
1. 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腹泻时体内钠、钾、钙等电解质随体液大量流失,低钠血症可引发脑细胞水肿,低钙血症直接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患儿可能出现眼窝凹陷、尿量减少伴四肢抽动,需及时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充电解质溶液。临床常用口服补液盐散、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纠正失衡。
2. 热性惊厥轮状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腹泻常伴随高热,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出现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发作时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四肢抽动,通常持续1-3分钟自行缓解。可遵医嘱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退热,必要时联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惊厥。
3. 病毒性脑膜炎肠道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侵袭中枢神经系统时,除腹泻外还会出现持续抽搐、喷射状呕吐、前囟膨隆。需通过腰椎穿刺确诊,治疗需静脉注射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配合更昔洛韦氯化钠注射液抗病毒。
4. 代谢性疾病先天性代谢异常如苯丙酮尿症患儿,腹泻可能诱发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呼吸深快伴节律性抽搐。需急查血氨、尿有机酸,静脉输注碳酸氢钠注射液纠正酸中毒,长期需限制苯丙氨酸饮食并服用沙丙蝶呤片。
5. 癫痫发作原有癫痫基础的婴幼儿在腹泻应激状态下易突破发作阈值,出现局部肢体抽动或失神发作。需维持原有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剂量,避免擅自停药,发作频繁时可临时加用咪达唑仑鼻喷雾剂。
家长发现婴幼儿腹泻抽搐应立即侧卧防止误吸,记录抽搐持续时间与表现形式。就医后需完善血常规、电解质、脑电图等检查,腹泻期间注意补充锌制剂如葡萄糖酸锌颗粒促进肠黏膜修复。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避免进食生冷油腻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