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92人阅读
硬脊膜外脓肿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管理、感染预防、功能康复及营养支持。主要有伤口清洁消毒、抗生素规范使用、体位调整、疼痛控制和康复训练等方式。
1、伤口护理术后需每日观察伤口有无渗液、红肿或发热等感染迹象。使用碘伏溶液消毒伤口及周围皮肤,覆盖无菌敷料并定期更换。避免抓挠或沾水,淋浴时可用防水敷贴保护。若出现脓性分泌物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处理。
2、抗感染治疗遵医嘱足疗程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用药期间监测体温变化,观察有无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完成全部疗程以预防复发。
3、体位管理术后初期保持平卧位,避免脊柱过度弯曲或扭转。翻身时需轴向整体移动,可使用医用护腰支具辅助。逐步过渡到半卧位时,需在腰背部垫软枕支撑。睡眠建议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夹枕保持脊柱中立位。
4、疼痛控制按医嘱服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镇痛药物。配合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记录疼痛程度变化,若出现下肢放射痛或麻木加重,需警惕神经压迫可能。
5、功能康复术后2周起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运动等床上训练。4周后逐步增加腰背肌等长收缩练习,避免负重和剧烈扭转。定期复查MRI评估脓肿吸收情况,康复周期通常需3-6个月。
术后饮食应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等,搭配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促进组织修复。每日饮水量保持1500-2000毫升,卧床期间定时按摩下肢预防血栓。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超过5公斤,3个月内禁止游泳、瑜伽等脊柱扭转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出现发热或下肢无力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