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31人阅读
忧郁症和抑郁症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表述,均指以持续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为核心特征的心境障碍,专业名称为抑郁症。
1、概念差异忧郁症是抑郁症的俗称,源于早期医学翻译和民间习惯用语。现代精神医学统一使用抑郁症作为标准诊断名称,国际疾病分类ICD-11和DSM-5诊断标准中均采用抑郁症这一术语。两者在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上完全一致,不存在本质区别。
2、症状表现典型症状包括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快感缺失、精力下降,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减退等生理症状。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部分病例会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这些表现不会因忧郁症或抑郁症的称呼差异而改变。
3、诊断标准临床诊断需符合三低症状: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同时满足病程标准和严重程度标准。医生会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工具进行评估,诊断过程中不会区分忧郁症或抑郁症,统一归类于抑郁障碍诊断条目。
4、发病机制涉及遗传易感性、脑内神经递质失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等多因素作用。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障碍是核心病理基础,这种生物学机制与疾病命名无关。
5、治疗方式主要采用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常用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帕罗西汀片等SSRI类抗抑郁药,心理治疗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治疗方案制定完全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不会因忧郁症或抑郁症的表述差异而调整。
建议患者避免过度关注名称差异,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评估。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作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注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食材如香蕉、牛奶,避免酒精和咖啡因摄入。家属需给予充分情感支持,密切观察情绪变化,发现自杀风险信号应立即陪同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