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1人阅读
右侧输尿管结石和扩张是指右侧输尿管因结石阻塞导致尿液流通受阻,进而引发输尿管管腔扩张的现象。输尿管结石主要由尿液中矿物质结晶沉积形成,扩张则是结石阻塞后尿液积聚的压力性改变。
1、结石形成原因输尿管结石多与尿液成分异常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长期饮水不足导致尿液浓缩,高嘌呤饮食促使尿酸结晶形成,或代谢异常如高钙尿症。结石移动至输尿管狭窄处时,可能引发剧烈腰腹部绞痛,伴有恶心呕吐。确诊需通过泌尿系超声或CT检查,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等药物促进结石排出,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2、扩张的病理机制输尿管扩张是结石阻塞后的继发改变。当结石卡压在输尿管中段或下段时,上游管腔因尿液蓄积而被动扩张,可能伴随肾盂积水。轻度扩张可通过解除梗阻自然恢复,持续扩张超过2周可能损伤输尿管蠕动功能。超声检查可测量扩张程度,严重时需留置双J管引流。
3、典型症状表现患者常出现突发性侧腰部刀割样疼痛,向同侧腹股沟放射,可能伴有血尿、尿频等症状。部分患者因结石位置较低表现为膀胱刺激征。疼痛发作时可通过热敷缓解痉挛,但需警惕发热等感染征兆,此时应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感染药物。
4、诊断方法泌尿系超声能直观显示结石位置及扩张程度,CT尿路成像可明确结石大小和肾功能状态。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增多,合并感染时白细胞升高。对于疑似尿酸结石者,可检测24小时尿尿酸定量。诊断时需与阑尾炎、卵巢囊肿扭转等急腹症鉴别。
5、治疗原则小于6毫米的结石多数能自行排出,可遵医嘱服用肾石通颗粒配合大量饮水。大于8毫米的结石需考虑体外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反复发作者应进行代谢评估,调整饮食结构限制草酸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2000毫升以上,避免久坐促进结石复发。
日常需保持规律饮水习惯,每日均匀摄入水分,避免短时间内大量饮水增加肾脏负担。减少动物内脏、菠菜等高嘌呤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度增加柑橘类水果摄入有助于碱化尿液。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超声监测输尿管恢复情况,出现排尿困难或持续腰痛需及时返院检查。长期久坐职业者建议每小时起身活动,通过体位变化预防结石沉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