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4人阅读
孕妇肠梗阻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肠梗阻通常由妊娠子宫压迫、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肠道肿瘤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孕妇出现肠梗阻症状后需立即禁食,通过鼻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减少肠道积气积液。该方法能缓解腹胀呕吐症状,降低肠管压力。操作时需注意避免刺激咽喉引发宫缩,减压期间需监测胎心变化。
2、静脉补液需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水电解质,纠正脱水及酸碱失衡。妊娠期每日液体量应维持在2000-2500ml,注意监测尿量及电解质水平。补液时需控制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荷,同时补充葡萄糖提供能量。
3、药物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间苯三酚注射液解除肠管痉挛,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菌群。禁用吗啡等可能抑制胎儿呼吸的药物,抗生素选择需考虑妊娠安全性分级。
4、内镜治疗对于粪石或异物导致的梗阻,可在胎儿监护下尝试结肠镜解除梗阻。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实施,避免粗暴操作诱发宫缩。术前需评估胎盘位置,避开妊娠子宫压迫区域。
5、手术治疗当出现肠坏死、穿孔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急诊手术解除梗阻。手术方式根据孕周选择,孕早期可行腹腔镜探查,孕中晚期需开腹手术。术中需持续胎心监护,避免麻醉药物影响胎儿。
孕妇发生肠梗阻后应左侧卧位减轻子宫压迫,每日记录排便排气情况。饮食恢复需从流质逐渐过渡,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妊娠期间避免暴饮暴食,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出现持续腹痛呕吐需立即就医。定期产检时需告知医生既往腹部手术史,有助于早期识别肠梗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