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91人阅读
孕妇梅毒一般可以顺产,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母婴传播风险综合评估。若孕期规范治疗且病毒载量低,通常可经阴道分娩;若存在活动性感染或未完成治疗,可能需剖宫产降低胎儿感染风险。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孕期感染可能通过胎盘或产道传染给胎儿。若孕妇在妊娠早期确诊并接受足量青霉素治疗,胎儿感染概率可显著降低。规范治疗包括每周肌注苄星青霉素,完成疗程后需定期复查非特异性抗体滴度。治疗有效的孕妇若产前检测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滴度下降4倍以上,且无生殖器活动性皮损,顺产过程中胎儿感染风险较低。分娩时避免使用胎吸或产钳等可能造成皮肤破损的操作,新生儿出生后需立即进行梅毒筛查并预防性注射青霉素。
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的孕妇可能出现胎盘绒毛肥大、血管内膜炎等病变,导致流产、死胎或先天性梅毒。此类情况病毒载量较高,产道分泌物中存在大量螺旋体,经阴道分娩时新生儿接触感染概率超过70%。对于妊娠晚期才确诊、RPR滴度大于1比16、或伴有神经梅毒的孕妇,即使已完成治疗,仍建议选择剖宫产。早产、胎膜早破或合并HIV感染的梅毒孕妇也需评估剖宫产指征。
所有梅毒孕妇分娩的新生儿均需接受全面评估,包括体格检查、血清学检测及脑脊液检查。母乳喂养不是禁忌,但母亲乳头皲裂时应暂停。产后6周需复查血清学指标,先天性梅毒患儿需住院接受水剂青霉素静脉治疗。孕期规范产检与梅毒筛查是预防母婴传播的关键,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治疗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