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22人阅读
早产无奶可通过调整饮食、按摩催乳、保持情绪稳定、使用药物催乳、吸奶器辅助等方式改善。早产无奶可能与营养不良、乳腺导管堵塞、激素水平异常、产后抑郁、早产儿吸吮力不足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适量增加优质蛋白和汤水摄入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可食用鲫鱼豆腐汤、花生猪蹄汤等食物。避免进食韭菜、花椒等可能抑制泌乳的食物。哺乳期每日需额外补充约500千卡热量,建议分5-6次少量多餐进食。
2、按摩催乳采用环形按摩法从乳房基底部向乳头方向轻柔按摩,配合热敷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按摩前洗净双手并涂抹适量橄榄油,每次持续15-20分钟,每日2-3次。注意避开乳晕和乳头区域,力度以不引起疼痛为宜。
3、保持情绪稳定焦虑紧张会抑制催乳素分泌,建议通过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放松。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可与家人沟通分担育儿压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帮助。
4、使用药物催乳在医生指导下可考虑使用催乳药物,如催乳片能刺激垂体前叶分泌催乳素,通乳颗粒可改善乳腺导管通畅度,生乳汁口服液有助于调节气血不足。使用药物期间需监测乳汁分泌量和婴儿反应。
5、吸奶器辅助选择医用级双侧电动吸奶器,每2-3小时吸乳一次,夜间也需保持规律吸乳。吸乳前热敷乳房,从低档位开始逐渐增加力度。每次吸乳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吸出的乳汁可冷藏保存供早产儿食用。
建议早产儿母亲穿着宽松棉质哺乳内衣,避免压迫乳房。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哺乳前后各饮用温水200毫升。记录每日泌乳量和婴儿摄入量,定期复查婴儿体重增长情况。如持续无改善需及时就诊,排除席汉综合征等病理因素。注意观察乳房有无红肿热痛等乳腺炎征兆,保持乳头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