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90人阅读
低血糖可通过测量血糖值、观察典型症状、分析诱因、评估既往病史及排查药物影响等方式判断。低血糖通常由进食不足、降糖药物过量、胰岛素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心悸、出汗、饥饿感等症状。
1、测量血糖值静脉血浆葡萄糖低于2.8毫摩尔每升或糖尿病患者低于3.9毫摩尔每升可确诊低血糖。家用血糖仪检测指尖血时需注意误差,若结果接近临界值或伴随症状,建议重复测量或就医复查。血糖检测是判断低血糖最直接的方法,但需结合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2、观察典型症状自主神经症状包括心慌、手抖、出冷汗、焦虑等,中枢神经症状可能出现头晕、注意力涣散、视物模糊甚至昏迷。症状多在空腹或运动后出现,进食含糖食物后缓解。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或嗜睡,老年人易出现非特异性神经症状。
3、分析诱因长时间未进食、剧烈运动后、饮酒过量等是常见诱因。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过量时风险更高。部分人群在餐后3-5小时可能出现反应性低血糖,多与胃肠手术后或功能性胰岛素分泌异常有关。
4、评估既往病史糖尿病史、肝肾功能不全、垂体功能减退等疾病可能增加低血糖风险。既往有低血糖发作史者需警惕复发,尤其是有胰岛素瘤或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等罕见病因者。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出现不明原因出汗、震颤时应优先排查低血糖。
5、排查药物影响除降糖药外,水杨酸盐、普萘洛尔、奎宁等药物可能诱发低血糖。联合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磺胺类与磺脲类药物联用可能增强降糖效果。使用这些药物期间出现不适建议监测血糖。
建议规律进食碳水化合物,避免空腹运动,糖尿病患者需严格监测血糖并遵医嘱调整药物。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应急,发作时立即进食15-20克速效糖类。反复发作或严重低血糖者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禁止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高风险活动。记录发作时间、症状与处理经过有助于医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