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40人阅读
区分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主要依据发生部位、症状表现及肛门镜检查结果。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混合痔则同时累及齿状线上下区域。
1、内痔内痔发生在直肠黏膜下静脉丛,齿状线以上区域。早期表现为无痛性便血,血液呈鲜红色且附着于粪便表面,严重时可出现痔核脱出但可自行回纳。随着病情进展,脱出痔核需手动推回或无法回纳,可能伴随肛门坠胀感。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状线以上黏膜充血隆起,表面可能有糜烂或出血点。治疗可遵医嘱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太宁复方角菜酸酯乳膏等药物,配合高纤维饮食改善排便。
2、外痔外痔发生于肛管皮下静脉丛,齿状线以下区域。典型症状为肛门边缘皮下团块,常伴疼痛、瘙痒及异物感,血栓性外痔会出现突发紫黑色硬结伴剧烈疼痛。视诊可见肛周皮肤隆起或血栓形成的紫暗色结节,触诊有压痛。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普济痔疮栓、化痔栓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温水坐浴促进血液循环。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及辛辣饮食刺激。
3、混合痔混合痔兼具内痔和外痔特征,跨越齿状线上下区域。临床表现为便血、痔核脱出与肛门疼痛同时存在,脱出物呈梅花状或环状且难以回纳,可能伴随黏液渗出和肛门潮湿。肛门镜检查可见齿状线上下均有静脉曲张团块,黏膜与皮肤交界处病变明显。治疗需综合内痔与外痔方案,严重者可考虑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等手术方式。
4、鉴别要点疼痛程度是重要区分指标,外痔和混合痔因涉及体神经支配的肛管皮肤,疼痛较明显;内痔通常无痛除非发生嵌顿。观察脱出物位置可辅助判断,内痔脱出物表面为黏膜,外痔为皮肤组织。肛门指检可触及外痔硬结,而内痔需肛门镜观察。混合痔患者往往有长期痔病史,症状具有复合性特征。
5、检查方法肛门视诊可初步判断外痔和脱出型混合痔,肛门指检能评估痔核大小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镜检查是确诊内痔的金标准,可清晰观察齿状线以上病变。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排除直肠肿瘤等疾病。对于反复出血或疑似恶性病变者,需进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测。
日常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增加全谷物和绿叶蔬菜摄入以软化粪便。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避免用力擦拭。久坐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若出现持续便血、痔核无法回纳或剧烈疼痛,应及时至肛肠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