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67人阅读
智力障碍的确诊需要结合临床评估、发育史调查、标准化智力测试及适应性行为评估等多维度检查。确诊流程主要包括发育筛查、智力测验、医学检查、适应性行为评估和病因学检查五个步骤。
1、发育筛查采用丹佛发育筛查测验等工具初步评估儿童语言、运动、社交等发育里程碑。若筛查异常需进一步检查,发育迟缓可能表现为2岁仍无有意义词汇、3岁不能完成简单指令等。医生会详细询问孕期史、出生史、家族史及生长发育记录。
2、智力测验使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标准化测试评估智商,同时观察儿童注意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认知功能。测试需由专业心理师操作,智商低于70分且伴随适应功能缺陷时需考虑智力障碍。测试过程需排除焦虑、听力障碍等干扰因素。
3、医学检查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唐氏综合征等遗传异常,代谢筛查排除苯丙酮尿症等疾病,脑部影像学检查发现结构性异常。甲状腺功能检测、血铅水平测定等可识别可逆性病因。医生会重点检查特殊面容、皮肤异常等躯体特征。
4、适应性行为评估采用文兰适应行为量表评估日常生活、社交、沟通等实际能力。评估内容包括穿衣进食等自理能力、金钱使用等实用技能、遵守规则等社会责任。需家长和教师共同填写问卷,结合不同场景下的行为观察。
5、病因学检查根据疑似病因选择基因检测、酶活性测定等特殊检查。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需进行FMR1基因检测,结节性硬化症需皮肤活检。对于不明原因病例可考虑全外显子测序,约30%重度智力障碍可发现遗传学病因。
确诊后需建立包括儿科医生、康复师、特教老师在内的干预团队。早期开展语言训练、生活技能培养等康复治疗,定期评估进展。家长应学习行为管理技巧,创造结构化生活环境,避免过度保护。学校需提供个性化教育计划,社区支持机构可协助职业培训。注意营养均衡,预防癫痫等共患病,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