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90人阅读
长期熬夜可能会引起脑血管病。长期熬夜可能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液黏稠度增加等,进而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概率。脑血管病主要包括脑梗死、脑出血等,与长期熬夜相关的脑血管病风险因素需要引起重视。
长期熬夜会导致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引起血压波动和升高。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损伤脑血管壁,增加脑出血风险。熬夜还可能影响脂质代谢,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梗死。部分人群熬夜时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会进一步加重血管损伤。
少数情况下,长期熬夜可能诱发隐匿性脑血管畸形破裂。存在先天性脑血管异常的人群,长期熬夜导致的血压波动可能成为脑血管破裂的诱因。部分免疫性疾病患者熬夜可能加重血管炎症反应,加速脑血管病变进程。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更应注意避免长期熬夜。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成年人每日睡眠时间应达到7-8小时。避免睡前饮用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已经确诊脑血管病的患者更应严格保证睡眠质量,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和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