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上呼吸道感染能吃什么食物?

上呼吸道感染期间可通过食用蜂蜜、鸡汤、温开水、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等方式缓解症状。

1、蜂蜜:蜂蜜具有润喉、抗菌的作用,能够缓解咳嗽和喉咙痛。每日可饮用1-2次蜂蜜水,每次取1-2勺蜂蜜溶于温水中。

2、鸡汤:鸡汤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能够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建议选择清炖鸡汤,避免添加过多油脂和调味料。

3、温开水:多喝温开水有助于稀释痰液,缓解喉咙不适,同时促进新陈代谢。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分多次饮用。

4、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草莓等,维生素C能够增强免疫系统功能,帮助身体更快恢复。建议每日食用1-2份新鲜水果。

5、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蒸蛋等,这些食物易于消化,不会加重胃肠负担。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和过冷的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

上呼吸道感染期间,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适度的运动,如散步或轻度拉伸,有助于增强体质,加速康复。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昏迷或猝死病人呼吸道打开后应往里面吹多少毫升?

昏迷或猝死病人呼吸道打开后,每次吹气量应控制在500-600毫升,以确保足够的气体进入肺部,同时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或误吸。心肺复苏CPR中的人工呼吸是抢救生命的关键步骤,吹气量需根据患者年龄、体型和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成人每次吹气量约为500-600毫升,儿童和婴儿则需相应减少。吹气时应确保呼吸道畅通,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与胸外按压配合进行。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影响心脏回流和复苏效果,因此需严格控制吹气量和频率。

1、吹气量控制:每次吹气量应控制在500-600毫升,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胀气或误吸。吹气时需观察胸廓起伏,确保气体有效进入肺部。过度通气可能增加胸腔内压力,影响心脏回流,降低复苏效果。吹气频率应与胸外按压配合,每分钟10-12次。

2、呼吸道管理:在吹气前需确保呼吸道畅通,可采用仰头抬颏法或推下颌法打开气道。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异物或分泌物,防止误吸。吹气时需捏住患者鼻子,确保气体进入肺部而非从鼻腔逸出。

3、吹气频率与节奏:吹气频率为每分钟10-12次,与胸外按压的30:2比例配合进行。吹气时需保持节奏稳定,避免过快或过慢。过度通气可能增加胸腔内压力,影响心脏回流,降低复苏效果。

4、观察与调整:吹气后需观察胸廓是否有明显起伏,以判断吹气是否有效。如无胸廓起伏,需重新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调整吹气角度和力度。吹气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调整复苏策略。

5、特殊人群处理:儿童和婴儿的吹气量需相应减少,儿童每次吹气量约为300-400毫升,婴儿约为100-150毫升。吹气时需注意力度,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肺损伤。特殊人群的吹气频率和胸外按压比例也需相应调整。

昏迷或猝死病人的呼吸道管理是心肺复苏的重要环节,吹气量和频率需严格控制。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深绿色蔬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心血管健康。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可提高心肺功能,降低猝死风险。护理过程中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定期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

尹慧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内科

下呼吸道包括什么?

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等结构。气管是连接喉部与支气管的管道,支气管则是气管的分支,负责将空气输送到肺部。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负责气体交换,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1、气管:气管位于颈部,长度约为10-12厘米,直径约2厘米。它由C形软骨环支撑,保持气道通畅。气管内壁有纤毛和黏液,能够过滤和清除吸入的异物和病原体,防止其进入肺部。

2、支气管:气管在胸腔内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别进入左右肺。支气管继续分支为次级支气管、三级支气管等,形成支气管树。支气管的结构与气管类似,但直径逐渐减小,最终通向肺泡。

3、肺部:肺部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由肺泡、支气管和血管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壁薄且富含毛细血管,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此处通过扩散进行交换。肺部通过呼吸运动实现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4、肺泡:肺泡是肺部的基本功能单位,数量庞大,总表面积可达70平方米。肺泡壁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周围环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则从血液中排出。

5、呼吸膜:呼吸膜是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共同构成的薄膜,厚度仅为0.2-0.5微米。呼吸膜的高通透性和大表面积使得气体交换高效进行,确保机体获得足够的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下呼吸道的健康对整体呼吸功能至关重要。保持气道通畅、避免吸烟和环境污染、定期进行肺部检查是维护下呼吸道健康的重要措施。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能增强肺部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抵抗力。

杜永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支气管炎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吗?

支气管炎不属于上呼吸道感染,它是一种涉及支气管的炎症性疾病,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等症状。支气管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支气管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则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有关。

1、病因:急性支气管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慢性支气管炎则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性粉尘暴露等因素有关。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诱因,长期吸烟会导致支气管黏膜损伤,引发炎症反应。

2、症状:急性支气管炎通常表现为咳嗽、咳痰、胸闷、发热等症状,咳嗽多为干咳,后期可能转为湿咳。慢性支气管炎则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咳痰,尤其在早晨和冬季症状加重,伴有气短、喘息等症状。

3、诊断: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听诊肺部是否有啰音、干湿啰音等来判断。必要时可进行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检查等辅助诊断,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

4、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如使用止咳药、祛痰药、解热镇痛药等。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则包括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氧疗或机械通气。

5、预防:预防支气管炎的关键在于增强免疫力、避免感染源。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日常护理中,建议患者保持室内空气湿润,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如橙子、猕猴桃、菠菜等,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吃什么药?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抗病毒药物、解热镇痛药、抗组胺药、止咳化痰药、抗生素等方式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抗病毒药物:病毒感染是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的常见原因,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胶囊,75mg/次,每日两次、利巴韦林片剂,200mg/次,每日三次可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早期使用效果更佳,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解热镇痛药:感冒常伴随发热、头痛等症状,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片剂,500mg/次,每日三次、布洛芬胶囊,400mg/次,每日三次可缓解不适。注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引起肝肾功能损害。

3、抗组胺药:过敏反应可能导致鼻塞、流涕等症状,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剂,10mg/次,每日一次、西替利嗪片剂,10mg/次,每日一次可减轻过敏症状。服药期间避免驾驶或操作精密仪器。

4、止咳化痰药:咳嗽、咳痰是感冒的常见症状,止咳化痰药如氨溴索口服液,10ml/次,每日三次、复方甘草片片剂,2片/次,每日三次可缓解症状。多喝水有助于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5、抗生素:细菌感染可能继发于病毒感染,抗生素如阿莫西林胶囊,500mg/次,每日三次、头孢呋辛片剂,250mg/次,每日两次可治疗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抗生素。

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期间,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粥类、蔬菜汤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如症状持续或加重,及时就医。

张明利

主任医师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呼吸科

热门标签

垂体癌 肺大泡 肥胖症 戈谢病 螺菌病 食管炎 肺错构瘤 毛细血管瘤 代谢性碱中毒 渗出性多形红斑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