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88人阅读
指甲卡在喉咙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可能引起局部黏膜损伤或感染。尖锐异物卡喉需立即就医处理,避免强行吞咽或自行抠挖。
指甲作为尖锐异物卡在咽喉部时,会因吞咽动作进一步嵌入黏膜。人体消化液无法分解角质蛋白,且咽喉部肌肉的规律蠕动可能使异物移位至更深部位。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刺痛感、吞咽困难、唾液带血丝,严重时可引发会厌水肿影响呼吸。儿童可能出现哭闹拒食,成人常有频繁清嗓动作。通过喉镜检查可直观定位异物,医生会使用专业器械如喉钳或吸引器取出,必要时行黏膜缝合。
少数情况下极小指甲碎片可能随食物包裹进入胃部,但胃酸仍难以完全溶解。这类碎片通常能通过肠道排出,但存在划伤消化道风险。若出现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需警惕消化道穿孔。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继发链球菌或厌氧菌感染,可能发展为颈部脓肿或纵隔炎。
建议误吞异物后立即停止进食饮水,避免催吐动作加重损伤。可尝试低头咳嗽利用气流排出表浅异物,但禁止用手指或工具掏挖。就医前尽量保持颈部前倾体位,减少异物移动概率。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黏膜修复,短期进食温凉流质饮食。日常应养成修剪指甲后清理碎屑的习惯,儿童需在监督下进行手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