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2人阅读
痔疮术后可能出现水肿,属于常见术后反应。水肿程度与手术方式、个体差异及术后护理等因素相关。
痔疮术后水肿多因手术创伤导致局部淋巴回流受阻或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传统外剥内扎术后水肿概率较高,表现为肛门周围皮肤肿胀、发亮,触之有弹性,可能伴随轻微疼痛或坠胀感。水肿通常在术后3-5天达到高峰,1-2周逐渐消退。术后24小时内冷敷可减少渗出,48小时后改为温热坐浴促进血液循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遵医嘱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配合复方角菜酸酯乳膏局部涂抹缓解症状。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水肿超过2周或进行性加重,可能与创面感染、血栓形成或过敏反应有关。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剧烈疼痛或渗液异味,需警惕感染性水肿,应及时就医排查。对于顽固性水肿,医生可能采用高渗盐水湿敷、红外线照射或手术修整等处理措施。糖尿病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及孕期女性术后更易发生严重水肿,这类人群需加强术前评估和术后监测。
术后应避免久坐久站,每日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3次,每次10-15分钟。饮食选择芹菜、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适量增加饮水量至2000毫升以上。如厕时使用马桶凳保持髋关节屈曲,减少肛门压力。术后1个月内禁止骑自行车或进行深蹲等增加腹压的运动,定期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