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淤青变红色后几天能好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淤血肿块能不能揉散?

淤血肿块可通过冷敷、热敷、按摩、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治疗。淤血肿块通常由外伤、血液疾病、血管损伤、感染、肿瘤等原因引起。

1、冷敷:在淤血肿块的初期,冷敷可以有效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患处,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渗出,缓解疼痛和肿胀。

2、热敷:在淤血肿块的中后期,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患处,每次20-30分钟,每天2-3次。热敷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动,帮助消散淤血。

3、按摩:适当的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淤血消散。按摩时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导致二次损伤。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精油或药膏,配合按摩效果更佳。按摩时要注意手法,顺着肌肉纹理进行,避免直接按压肿块。

4、药物治疗:对于较严重的淤血肿块,可以使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包括三七片、云南白药、红花油等。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或外用的方式,帮助消散淤血,缓解疼痛。三七片每次2-3片,每日3次;云南白药外用,每日2-3次;红花油外用,每日2-3次。

5、手术治疗:对于因肿瘤或严重血管损伤引起的淤血肿块,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可以切除肿瘤或修复受损血管,从根本上解决淤血问题。常见的手术包括肿瘤切除术和血管修复术。手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注意休息和护理。

淤血肿块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原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日常护理中,注意饮食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鸡蛋、瘦肉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淤血消散。适当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康复。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防止淤血加重。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针灸后淤青是病反出来了吗?

针灸后淤青是病反出来了吗?针灸后出现淤青是常见现象,通常由针具刺激微小血管引起,与“病反”无关。淤青可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缓解,通常无需特殊治疗。

1、淤青原因:针灸时,针具刺入皮肤可能损伤微小血管,导致局部出血,血液在皮下积聚形成淤青。这与个人体质、针灸手法及部位有关,并非疾病表现。

2、常见部位:淤青多出现在血管丰富的部位,如四肢、背部等。这些区域血管密集,针灸时更容易发生微小血管损伤,导致淤青形成。

3、处理方式:淤青可通过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轻柔按摩也有助于消散淤血,但需避免用力过猛,以免加重损伤。

4、预防措施:针灸前可告知医生自身易淤青体质,医生可调整针具选择和手法,减少淤青发生。针灸后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也有助于预防淤青。

5、注意事项:若淤青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疼痛、肿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问题。

针灸后淤青通常无需过度担心,通过热敷、按摩等方式可有效缓解。日常饮食中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减少淤青发生。适当进行温和的运动,如散步、瑜伽,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若淤青持续不退或伴随其他不适,建议及时咨询专业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眼上淤青一般几天能好?
眼上淤青通常需要7-14天自然消退。治疗方法包括冷敷和热敷交替使用,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1、冷敷:在淤青出现后的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有助于收缩血管,减少血液渗出,减轻肿胀和疼痛。 2、热敷:48小时后,可以改用热敷,使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淤青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和消散。 3、药物:可以使用一些外用药物,如云南白药喷雾剂、红花油等,帮助消肿止痛。避免使用含有阿司匹林或布洛芬的药物,因为它们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 4、休息: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减少头部和眼部的压力,有助于淤青的恢复。 眼上淤青的恢复时间因人而异,一般7-14天内会逐渐消退。如果淤青伴有严重的疼痛、视力模糊或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通过适当的冷热敷、药物和休息,可以有效促进淤青的恢复,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淤青发黄了几天会消?
淤青发黄通常会在7到14天内逐渐消退,具体时间因人而异。治疗方法包括冷敷、热敷、局部按摩和药物治疗。冷敷适用于淤青初期,可减轻肿胀和疼痛;热敷适合后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吸收;局部按摩有助于消散淤血;药物治疗如使用外用消炎止痛药膏或口服维生素C和K,可促进愈合。 1、冷敷:在淤青出现的24小时内,使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冷敷可以减少血管扩张,减轻肿胀和疼痛,防止淤血进一步扩散。 2、热敷:在淤青出现48小时后,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和消散,帮助皮肤恢复正常颜色。 3、局部按摩:在淤青出现的3-4天后,轻轻按摩受伤部位,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淤血更快消散,但注意力度要适中,避免加重损伤。 4、药物治疗:使用外用消炎止痛药膏如双氯芬酸凝胶或扶他林,涂抹在淤青部位,每天2-3次,可减轻疼痛和炎症。口服维生素C和K,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减少淤血的形成;维生素K有助于血液凝固,加速淤血的吸收。 淤青发黄是淤血吸收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通常在7到14天内会逐渐消退。通过冷敷、热敷、局部按摩和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加速淤血的消散和皮肤的恢复。如果淤青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剧烈疼痛,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
张伟

主任医师 上饶市人民医院 全科

淤青要热敷还是冷敷?
淤青初期应冷敷,后期可热敷。冷敷能减少出血和肿胀,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淤血吸收。 1、冷敷的原理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从而减轻淤青部位的出血和肿胀。冷敷应在受伤后立即进行,持续15-20分钟,每隔1-2小时重复一次,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可用毛巾包裹冰袋。常见的冷敷方法包括使用冰袋、冷毛巾或冷冻凝胶包。 2、热敷的原理是扩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的吸收和代谢。热敷应在受伤后24-48小时进行,每次15-20分钟,每天2-3次,温度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常见的热敷方法包括使用热水袋、热毛巾或电热毯。 3、淤青的处理还需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和按摩,以免加重损伤。保持受伤部位抬高,有助于减轻肿胀。饮食上可增加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促进血管修复和凝血功能。 淤青的处理应根据受伤时间选择冷敷或热敷,冷敷适用于初期,热敷适用于后期,结合适当的休息和饮食调理,有助于加速淤青的恢复。
黄国栋

主任医师 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热门标签

人流 虱病 肠绞痛 胆管囊肿 胃泌素瘤 里尔黑变病 桡骨干骨折 咳嗽变异性哮喘 1型糖尿病性酮症 酒精性股骨头坏死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