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为什么妊娠期容易得糖尿病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哪类人群最容易得面肌痉挛?

面肌痉挛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尤其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高风险人群主要包括长期精神紧张者、脑血管疾病患者、面神经损伤史者、遗传易感人群及长期接触神经毒性物质者。

1、中老年女性:

女性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神经兴奋性,更年期后雌激素下降使面神经更易发生异常放电。临床数据显示女性患者占比达60%-70%,且症状程度往往较男性更明显。

2、高血压患者: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硬化,血管迂曲压迫面神经根部。这类患者除面部抽搐外,常伴有头痛、耳鸣等后循环缺血表现。

3、心理压力大者:

持续焦虑状态会降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抑制作用,诱发面部肌肉不自主收缩。从事高强度脑力劳动或情绪管理工作的人群发病率较普通人群高3-5倍。

4、颅脑外伤者:

颞骨骨折或中耳手术可能直接损伤面神经髓鞘,导致异常神经冲动传导。此类患者多在伤后6-24个月出现症状,且常伴有味觉障碍等并发症。

5、家族遗传倾向:

约8%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现象,可能与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有关。这类患者发病年龄往往较早,双侧发病概率也高于普通人群。

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面肌痉挛,建议高风险人群每日进行15分钟面部肌肉放松训练,如鼓腮、抬眉等动作。饮食上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限制咖啡因摄入,用温水洗脸避免寒冷刺激。若出现频繁眨眼或口角抽动超过1个月,应及时到神经内科进行肌电图检查。

竺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肛肠科

眩晕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眩晕症容易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脑卒中、焦虑症等疾病混淆。

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该病由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典型表现为头部位置变动时出现短暂旋转性眩晕,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与眩晕症不同,本病不伴听力下降或耳鸣,可通过耳石复位手法治疗。

2、梅尼埃病:

属于内耳膜迷路积水疾病,发作时除眩晕外还伴随波动性听力下降、耳鸣及耳闷胀感。眩晕持续时间可达数小时,可能与免疫异常、内淋巴液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需通过脱水剂和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

3、前庭神经炎:

由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导致,表现为突发持续性眩晕伴恶心呕吐,但无听力障碍。与眩晕症相比,本病常存在自发性眼震,症状可持续数日至数周,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前庭抑制剂控制症状。

4、脑卒中:

后循环缺血引发的中枢性眩晕多伴随构音障碍、复视或肢体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与周围性眩晕不同,其眼震方向不固定且持续时间长,需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紧急进行溶栓或取栓治疗。

5、焦虑症:

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头晕常被误认为眩晕,实际为不稳感而非天旋地转,多伴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与器质性眩晕不同,症状与情绪波动明显相关,需通过心理评估和抗焦虑治疗改善。

眩晕发作时应保持安静卧位避免跌倒,记录发作诱因和伴随症状。日常需控制钠盐摄入,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规律进行前庭康复训练如Brandt-Daroff练习。高血压患者需监测血压波动,糖尿病患者注意预防低血糖。若眩晕反复发作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需及时进行前庭功能检查和头颅影像学评估。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妊娠期糖尿病何时终止妊娠?

妊娠期糖尿病终止妊娠的时机需根据血糖控制情况、胎儿发育及母体并发症综合评估,通常在孕38-40周考虑终止。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血糖控制水平、胎儿宫内状况、是否存在妊娠高血压等并发症。

1、血糖控制水平:

空腹血糖持续超过5.3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7毫摩尔/升,可能提示需要提前终止妊娠。血糖控制不佳会增加巨大儿、胎儿窘迫等风险,此时需通过胰岛素治疗调整血糖,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2、胎儿宫内状况:

通过超声评估胎儿体重超过4000克,或出现羊水过多、脐血流异常等情况时,需考虑提前终止妊娠。每周需进行胎心监护和生物物理评分,若发现胎儿生长受限或宫内缺氧迹象,应立即终止妊娠。

3、母体并发症:

合并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时,需立即终止妊娠。这些并发症会危及母婴安全,需在控制急性症状后尽快选择剖宫产或引产。

4、孕周因素:

无并发症且血糖控制良好者,可等待至孕39周后自然临产。对于需要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建议在孕38-39周择期终止妊娠,以降低围产期风险。

5、胎盘功能评估:

通过雌三醇、胎盘生乳素等指标监测胎盘功能,若出现胎盘功能减退,需在孕37周后考虑终止妊娠。胎盘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窘迫,需结合胎心监护结果决定分娩时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分5-6餐进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等。适量进行散步、孕妇瑜伽等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定期监测血糖并记录,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评估血糖恢复情况。哺乳期仍需注意饮食控制,有助于降低远期糖尿病发生风险。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肾内科

妊娠期正常的血压值是什么?

妊娠期正常血压值应低于140/90毫米汞柱,理想范围为收缩压90-120毫米汞柱、舒张压60-80毫米汞柱。血压监测需关注妊娠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子痫前期、生理性波动五种情况。

1、妊娠高血压:

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血压≥140/90毫米汞柱,无蛋白尿或其他器官损害。可能与胎盘血管发育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肢水肿或头晕。需通过限盐、左侧卧位休息等生活方式干预,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

2、白大衣高血压:

诊室测量血压升高但家庭监测正常,发生率约15%-30%。与孕妇紧张情绪、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可能伴随心率加快。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确认,通过呼吸训练、音乐疗法等缓解紧张情绪。

3、慢性高血压合并妊娠:

孕前已存在或妊娠20周前确诊的高血压,需维持血压<130/80毫米汞柱。常见于肥胖、糖尿病孕妇,可能伴有视力模糊或头痛。需持续服用妊娠安全降压药如拉贝洛尔,并增加产检频率至每周1次。

4、子痫前期:

血压≥140/90毫米汞柱合并蛋白尿或器官功能障碍,是妊娠特有并发症。与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相关,典型表现为突然体重增加、上腹痛。需住院治疗并密切监测,严重时需提前终止妊娠。

5、生理性波动:

妊娠中晚期血压可比孕前降低10-15毫米汞柱,与孕激素导致血管扩张有关。双胎妊娠或贫血孕妇更明显,多表现为体位性低血压症状。建议分次少量饮水、避免快速起身,增加富含铁质的动物肝脏摄入。

妊娠期建议每日同一时段测量血压,选择坐位休息5分钟后测量。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孕妇瑜伽、散步等有氧运动,避免仰卧位运动。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就医,妊娠28周后建议每周进行尿蛋白检测。保持每日7-8小时睡眠,侧卧位可改善子宫胎盘血流灌注。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妊娠期间出现阴道流血怎么办?

妊娠期间阴道流血可通过卧床休息、药物保胎、超声检查、宫颈环扎术、紧急就医等方式处理。该症状通常由先兆流产、宫颈病变、胎盘异常、宫外孕、外力刺激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孕早期轻微出血可能与胚胎着床有关,建议立即停止活动采取左侧卧位。保持绝对卧床2-3天,避免提重物及弯腰动作,使用孕妇专用护垫观察出血量变化。多数生理性出血经休息后可自行缓解。

2、药物保胎:

先兆流产引起的出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体酮制剂,如地屈孕酮片、黄体酮胶囊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也可用于维持妊娠,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孕酮水平。禁止自行服用止血药物。

3、超声检查:

阴道超声可明确出血原因,孕6周后通过胎心监测判断胚胎活性。胎盘位置异常如前置胎盘需每4周复查,完全性前置胎盘出血量超过月经量应立即就诊。检查前需排空膀胱。

4、宫颈环扎术:

宫颈机能不全导致的反复流产,孕14-18周可行预防性环扎。手术采用腰麻,使用不可吸收缝线加固宫颈内口。术后需禁止性生活至分娩,定期进行宫颈长度测量。

5、紧急就医:

出血伴随剧烈腹痛或组织物排出提示难免流产,孕晚期大量鲜红出血可能为胎盘早剥。这两种情况需立即平卧送医,途中避免颠簸。宫外孕破裂出血会有休克表现,必须急诊手术。

妊娠期阴道流血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选择纯棉透气内裤。饮食注意补充铁元素和维生素K,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等。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如出现发热或分泌物异味需警惕感染。建议记录出血时间、颜色和量,产检时向医生详细描述。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胆管炎 急性咽炎 手足口病 胎膜早破 急性腹膜炎 硫化氢中毒 慢性阑尾炎 皮脂缺乏症 十二指肠球炎 扁桃体腺样体肥大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