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54人阅读
中医将肩周炎归为肩痹或五十肩范畴,认为其发病与风寒湿邪侵袭、气血瘀滞、肝肾亏虚等因素相关,治疗上强调祛邪通络与扶正固本相结合。
一、病因病机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是主要外因,患者常因久居潮湿环境或肩部受凉后发病,表现为肩部冷痛、遇寒加重。气血运行不畅形成局部瘀血,可触及明显压痛点并伴活动受限。中老年人肝肾不足会导致筋骨失养,出现肩部酸软无力与夜间疼痛加剧。
二、辨证分型风寒湿型多见肩部沉重酸痛,阴雨天症状明显,舌苔白腻。气滞血瘀型以刺痛为主,肩关节活动时可有弹响,舌质紫暗。肝肾亏虚型常见于久病者,伴腰膝酸软及头晕耳鸣,舌淡少苔。临床常见混合型证候,需通过望闻问切综合判断。
三、中药治疗羌活胜湿汤适用于风寒湿型,含羌活、独活等祛风湿药物。血府逐瘀汤针对气滞血瘀证,以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独活寄生汤用于肝肾不足者,配伍桑寄生、杜仲等补益药材。外用药可选择伤湿止痛膏贴敷或活血止痛酊涂擦。针灸常取肩髃、肩髎等穴位配合艾灸。
四、特色疗法小针刀疗法能松解粘连组织,改善关节活动度。推拿采用滚法、按法等手法疏通经络,需由专业医师操作。中药熏蒸通过桂枝、艾叶等药物蒸汽温通经脉。练功疗法推荐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需循序渐进避免拉伤。
五、预防调护避免肩部直吹空调或淋雨受凉,睡眠时注意肩部保暖。饮食宜温补,适量食用羊肉、生姜等散寒食物。急性期应减少提重物,慢性期需坚持爬墙、甩手等功能锻炼。情志调摄方面须保持情绪舒畅,肝气条达有助于气血运行。
中医治疗肩周炎需坚持内外同治原则,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缓解期侧重补益肝肾。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与物理治疗,配合日常功能锻炼时应注意控制幅度,出现剧烈疼痛或活动障碍加重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