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50人阅读
阳虚自汗和气虚自汗是中医辨证中的两种不同证型,主要区别在于病因和伴随症状。
阳虚自汗通常由肾阳不足或脾阳虚弱导致,表现为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出汗多为冷汗且易在夜间加重。气虚自汗则多因肺脾气虚引起,常见气短乏力、食欲减退、易感冒等表现,出汗多为白天活动后明显。两者均属虚证,但阳虚以温煦失职为主,气虚以固摄无权为主。
治疗上,阳虚自汗需温补阳气,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中成药;气虚自汗则需益气固表,常用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等。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阳虚者宜食羊肉、韭菜等温补食物,气虚者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等健脾益气之品。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至中医科就诊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