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65人阅读
子宫内膜癌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肺转移、肝转移、骨转移和脑转移。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转移途径主要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
1、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可通过淋巴管转移至盆腔淋巴结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早期可能转移至闭孔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随着病情进展可累及髂外淋巴结和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结转移可能导致下肢水肿和盆腔疼痛,可通过盆腔增强CT或PET-CT检查发现。治疗上需根据转移范围选择淋巴结清扫术,术后配合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注射液化疗。
2、肺转移血行转移至肺部是子宫内膜癌晚期常见表现,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难。胸部CT可见多发结节影,确诊需经皮肺穿刺活检。肺转移灶数量较少时可考虑肺楔形切除术,多发转移则需使用注射用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联合注射用顺铂进行全身化疗。放射性粒子植入也可作为局部控制手段。
3、肝转移肝脏血供丰富,子宫内膜癌可通过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隐痛、黄疸和食欲减退。增强MRI检查可发现肝内低密度灶,甲胎蛋白可能升高。局限型肝转移可行肝部分切除术,弥漫性转移需采用注射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片进行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也能有效控制病灶进展。
4、骨转移椎体和骨盆是子宫内膜癌骨转移好发部位,患者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和剧烈骨痛。骨扫描可见放射性浓聚灶,X线检查显示溶骨性破坏。唑来膦酸注射液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解骨痛。局部转移灶可考虑放射治疗,广泛转移需使用注射用盐酸伊立替康进行全身化疗。
5、脑转移子宫内膜癌脑转移相对少见但预后极差,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呕吐和肢体偏瘫。头颅MRI检查可见强化病灶,脑脊液检查可能发现癌细胞。单发病灶可行开颅切除术,多发转移需全脑放疗配合替莫唑胺胶囊化疗。甘露醇注射液可降低颅内压,改善症状。
子宫内膜癌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等,避免高脂肪饮食。根据体力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等,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新发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