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73人阅读
子宫出血可能由内分泌失调、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异位症、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内分泌失调长期精神压力或过度节食可能导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时多时少。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配合益母草颗粒改善子宫收缩。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剧烈情绪波动。
2、子宫肌瘤肌瘤压迫子宫内膜可能引起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严重时导致贫血。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大小及位置,直径小于5厘米者可尝试桂枝茯苓胶囊缩小肌瘤,或注射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抑制雌激素。黏膜下肌瘤需行宫腔镜电切术。
3、子宫内膜息肉雌激素水平过高刺激内膜增生形成息肉,常见经间期点滴出血或性交后出血。宫腔镜检查能直观判断息肉形态,较小息肉可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控制生长,多发息肉建议行宫腔镜下息肉电切除术。
4、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组织侵袭子宫肌层会导致痛经加重、经血暗红伴血块。腹腔镜是诊断金标准,轻症可用散结镇痛胶囊缓解疼痛,中重度需注射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抑制病灶进展,必要时行病灶切除术。
5、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引发生殖系统自发性出血,常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需检测凝血四项明确病因,急性出血期可静脉输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止血,长期需补充维生素K1片改善凝血功能。
日常应记录出血时间与经量变化,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出血期间暂停剧烈运动,选择棉质透气内衣。若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单次出血量浸透卫生巾每小时超过2片,须立即就诊。40岁以上女性突发异常出血需警惕子宫内膜癌风险,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HPV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