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幼保健 > 人流

做过人流从乳房上能看出来吗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什么时候能看出是不是双胞胎?

怀孕5-6周通过超声检查可初步判断是否为双胞胎,准确诊断需结合孕周、胚胎发育情况及检查方式。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在孕5周可观察到妊娠囊,孕6周左右若发现两个独立孕囊或胎芽,提示双胎妊娠可能。随着孕周增长,孕8周后通过胎心搏动确认胚胎存活数量,诊断准确性更高。

2、激素水平:

双胎妊娠孕妇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和孕酮值通常高于单胎,但个体差异较大,不能作为确诊依据。需结合超声影像综合判断。

3、子宫大小:

双胎孕妇的子宫底高度常大于相应孕周标准,孕12周后子宫增长趋势更为明显。但需排除葡萄胎、子宫肌瘤等干扰因素。

4、胎心监测:

孕10周后多普勒超声可能探测到不同频率的胎心音,但早期易与母体血管杂音混淆。孕12周后通过胎心监护仪可更清晰区分双胎心音。

5、遗传因素:

有双胎家族史或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者,双胎概率显著增加。此类孕妇需提前进行产前检查,但最终仍需影像学确认。

建议孕妇在确诊双胎后加强营养摄入,每日增加300-500千卡热量,补充铁剂和叶酸预防贫血。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避免剧烈活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双胎妊娠更易并发妊娠期高血压和糖尿病。孕20周后建议每2-4周产检一次,密切观察胎儿发育状况。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改善胎盘供血,出现宫缩频繁或阴道流血需立即就医。

魏碧荷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妇科

两个月的宝宝视力能看到多远?

两个月大的婴儿视力范围通常在20-30厘米,此时视觉发育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受视网膜发育程度、眼球调节能力、光线环境、色彩辨识度及注视时间等因素影响。

1、视网膜发育:

婴儿视网膜的黄斑区尚未完全成熟,视锥细胞密度较低,导致远距离物体成像模糊。此阶段可通过黑白对比卡刺激视网膜神经细胞发育,促进视觉通路建立。

2、眼球调节能力:

睫状肌调节功能较弱,晶状体弹性不足,使得双眼聚焦范围有限。家长可在哺乳时保持20厘米左右距离,利用人脸轮廓帮助婴儿练习双眼协同聚焦。

3、光线环境:

强光环境下婴儿瞳孔收缩能力有限,弱光时视杆细胞功能未完善。建议使用柔和的自然光照明,避免直射光源刺激,夜间可使用暖光小夜灯辅助视觉适应。

4、色彩辨识度:

此时仅能分辨高对比色如黑白红,对浅色系辨识力差。选择红黄蓝三原色玩具进行视觉追踪训练,每次持续3-5分钟有助于色彩感知发育。

5、注视时间:

单次注视持续时间约10-15秒,易出现眼球震颤。可在婴儿清醒时缓慢移动发声玩具,距离从30厘米逐渐拉近至15厘米,锻炼视觉追随能力。

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保持婴儿眼部清洁,避免强光直射,定期用红色玩具进行视觉引导训练。哺乳时与婴儿保持面对面交流,利用人脸表情刺激视觉神经发育。若发现眼球持续偏斜、对强光无眨眼反射或三个月后仍无法追踪移动物体,建议及时进行眼科专科检查。此阶段不必过度进行视觉刺激,每天累计20分钟互动即可满足发育需求,过度训练可能引起视觉疲劳。

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刚生下来的婴儿能看见东西吗?

刚出生的婴儿可以看见东西,但视力发育不完善,视物范围有限。新生儿的视觉能力主要受视力发育阶段、聚焦能力、色彩感知、光线敏感度、运动追踪等因素影响。

1、视力发育阶段:

新生儿视力约为0.02-0.05,相当于成人视力的1/30。视网膜黄斑区尚未发育完全,视神经髓鞘化程度低,这种生理性远视状态会持续到3个月左右。随着眼球前后径增长和屈光系统发育,6个月时视力可达0.1。

2、聚焦能力:

婴儿出生时晶状体调节能力弱,最佳聚焦距离为20-30厘米,恰是哺乳时母亲面部到婴儿眼睛的距离。超过40厘米的物体呈现模糊影像,这种设计有利于亲子 bonding 建立。

3、色彩感知:

视网膜视锥细胞在出生时已具备功能,但辨色能力较弱。新生儿对高对比色如黑白棋盘最敏感,能区分红绿蓝三原色,但对相近色系如粉红与浅红的辨别力较差。

4、光线敏感度:

瞳孔对光反射在出生时即存在,但虹膜肌发育不成熟。强光刺激会引起闭眼反射,适度光线可促进视觉发育。建议使用柔和的自然光,避免直射眼睛的强光源。

5、运动追踪:

出生1周内可短暂追踪缓慢移动的物体,2个月时能完成180度水平追视。垂直追视能力发育较晚,这与控制眼球运动的脑神经髓鞘化顺序有关。

建议在婴儿床边悬挂黑白对比色玩具,距离保持25-30厘米。哺乳时与婴儿保持面对面交流,说话时夸张表情有助于视觉发育。避免长时间强光刺激,定期进行红光反射筛查。若3个月后仍无追视反应或存在斜视,需及时就诊眼科排查先天性白内障等疾病。

马保海

副主任医师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从孕酮和HCG能看出宫外孕吗?

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可作为宫外孕的辅助判断指标,但需结合超声检查确诊。宫外孕的激素变化特点主要有孕酮水平偏低、HCG上升缓慢或异常波动。

1、孕酮水平:

正常妊娠时孕酮值通常高于25纳克/毫升,宫外孕患者孕酮值常低于15纳克/毫升。孕酮由妊娠黄体分泌,其低水平反映胚胎发育不良,但需注意约13%的正常妊娠早期也会出现暂时性孕酮降低。

2、HCG倍增时间:

正常妊娠48小时HCG增长幅度应达66%以上,宫外孕时HCG增速常低于此标准。监测需间隔48小时两次抽血比对,单次检测无法判断增长趋势,需警惕HCG异常升高也可能提示葡萄胎。

3、激素动态变化:

连续监测发现HCG先升后降或持续低水平,孕酮进行性下降时风险较高。激素异常可能伴随输卵管膨胀性疼痛,约70%宫外孕患者会出现阴道点滴出血。

4、超声验证:

血HCG达1500-2000国际单位/升时,阴道超声应可见宫内孕囊。若未见孕囊且附件区出现混合性包块,需考虑输卵管妊娠。超声检查能直接观察胚胎位置,是确诊的金标准。

5、联合诊断价值:

单独激素检测敏感度约80%,联合超声可提升至95%。临床需综合评估腹痛程度、出血量及休克指数,尿妊娠试验阳性者出现晕厥需立即就医。

建议孕妇出现停经后阴道流血或单侧下腹痛时,及时检测血清HCG和孕酮水平。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腹部受压,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限制生冷辛辣食物。监测期间建议记录基础体温变化,如出现头晕、肛门坠胀感应立即急诊处理。定期产检对高风险人群尤为重要,既往有盆腔炎或宫外孕史者需加强妊娠早期监测。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子宫内膜异位症B超能看出来吗?

子宫内膜异位症通过B超检查可以初步发现,但确诊需结合其他检查。B超诊断的准确性受病灶位置、大小、检查时机等因素影响。

1、典型病灶: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在B超下表现为囊性包块,内部可见密集点状回声,囊壁较厚且不规则。这类典型病灶检出率可达80%以上,直径超过3厘米的囊肿更易被发现。

2、非典型表现:

盆腔腹膜或深部浸润型病灶在B超下可能仅显示为边界不清的实性结节或局部增厚,容易与炎症或肿瘤混淆。这类病灶检出率不足50%,尤其小于1厘米的病灶易漏诊。

3、检查时机:

月经周期影响检查结果,黄体期检查更易发现病灶。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在月经前会出现充血肿胀,此时超声显示率比卵泡期提高约20%。

4、技术限制:

经阴道B超对盆腔病灶分辨率较高,但对肠道、膈肌等特殊部位病灶显示有限。合并盆腔粘连时,肠气干扰会导致图像质量下降,影响判断。

5、联合诊断:

临床疑似但B超阴性时,需结合肿瘤标志物CA125检测或磁共振检查。磁共振对深部浸润型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可达90%,是重要的补充检查手段。

建议有痛经或不孕症状的女性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段重复检查,配合医生问诊和妇科检查。日常避免久坐,适度运动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经期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E和Omega-3脂肪酸可能有助于缓解炎症反应。出现持续加重的盆腔疼痛或月经异常应及时复查。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妇科

热门标签

近视 视盘炎 慢性胃炎 僵人综合征 生长抑素瘤 老年性阴道炎 脑血栓后遗症 加利福尼亚脑炎 慢性消化性溃疡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