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全科

缺碘会导致哪种疾病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赵家医 主任医师
安康市中心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桥本甲状腺炎是缺碘吗?

桥本甲状腺炎通常不是缺碘引起的,而是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攻击甲状腺导致的慢性炎症。

桥本甲状腺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与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相关。患者体内会产生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和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这些抗体会逐渐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典型表现为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地坚韧,早期可能出现短暂甲亢症状,后期多发展为甲状腺功能减退。常见诱发因素包括长期精神压力、病毒感染、妊娠期激素变化等,而碘摄入异常可能加重病情但并非直接病因。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碘或极端低碘饮食,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

甲亢是因为缺碘还是碘过量?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通常与碘过量有关,而非缺碘。甲亢的常见诱因包括自身免疫异常、甲状腺结节、碘摄入过量、垂体病变以及药物因素。

1、自身免疫异常:

格雷夫斯病是甲亢最常见的病因,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产生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持续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这类患者需避免高碘饮食,治疗以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或手术为主。

2、甲状腺结节:

毒性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可导致甲状腺激素自主分泌。这类结节对碘的利用效率异常增高,过量碘摄入可能加重病情。治疗需根据结节性质选择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

3、碘摄入过量:

长期过量摄入碘可能诱发碘致甲亢,常见于沿海高碘地区或过量使用含碘药物人群。每日碘摄入量超过1000微克可能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但短期内大量补碘反而可能诱发甲亢。

4、垂体病变: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腺瘤会过度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导致继发性甲亢。这类情况与碘摄入无直接关联,需通过垂体MRI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或药物控制为主。

5、药物因素:

胺碘酮等含碘药物可能干扰甲状腺激素合成,长期使用可能诱发药物性甲亢。某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可能引发甲状腺炎伴甲亢,需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甲亢患者应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建议选择低碘盐,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多吃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规律作息有助于病情控制。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次30-45分钟为宜。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出现心慌、手抖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就医。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缺碘为什么会引起甲状腺的肿大?

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主要与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促甲状腺激素反馈性增加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碘摄入不足、甲状腺代偿性增生、滤泡上皮细胞肥大、胶质储存增多以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1、碘摄入不足: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长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当血液中碘浓度低于60微克/升时,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无法摄取足够的碘原料,直接影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四碘甲状腺原氨酸的生成。

2、甲状腺代偿性增生:

为弥补激素合成不足,甲状腺组织会出现代偿性增生。这种增生表现为甲状腺滤泡数量增加和体积扩大,每个滤泡上皮细胞高度增加,最终导致甲状腺体积整体增大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物。

3、滤泡上皮细胞肥大:

缺碘状态下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会发生形态学改变。细胞从立方形变为柱状,细胞高度增加50%-100%,细胞核增大且位置向顶端移动,这些变化使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碘的能力增强。

4、胶质储存增多:

甲状腺滤泡腔内胶质主要成分是甲状腺球蛋白。缺碘时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增加但碘化受阻,导致滤泡腔内充满未碘化的甲状腺球蛋白,形成胶质潴留使甲状腺体积增大。

5、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会刺激垂体分泌更多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长期过度刺激可导致甲状腺组织弥漫性增生,这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的重要机制。

日常应注意通过食用加碘盐、海带、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预防缺碘。成人每日碘摄入量建议达到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增加至250微克。山区、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居民更需注意碘营养状况,定期体检可早期发现甲状腺异常。出现颈部增粗、吞咽不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甲状腺功能。

白晓燕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甲亢到底是缺碘还是碘过量?

甲亢可通过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甲亢通常由碘摄入过量、甲状腺结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碘摄入过量:甲亢可能与碘摄入过量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等症状。日常饮食中应减少海带、紫菜等高碘食物的摄入,避免食用含碘盐。

2、甲状腺结节:甲亢可能与甲状腺结节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肿块、吞咽困难等症状。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活检。

3、自身免疫性疾病:甲亢可能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突眼、手抖、情绪易激动等症状。可通过检测甲状腺相关抗体明确诊断,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4、遗传因素:甲亢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家族中有甲亢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较高。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异常。

5、药物影响:甲亢可能与某些药物有关,如长期使用含碘药物或干扰甲状腺功能的药物。使用药物时应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饮食上建议避免高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运动方面可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监测心率、体重变化,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缺碘甲状腺肿大的原因?

缺碘甲状腺肿大可能由饮食缺碘、碘吸收障碍、碘需求增加、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炎症等因素引起。

1、饮食缺碘:长期摄入含碘量不足的食物,如远离海产品的内陆地区,容易导致碘缺乏。建议增加海带、紫菜、海鱼等富含碘的食物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碘剂。

2、碘吸收障碍:某些胃肠道疾病或药物可能影响碘的吸收,导致碘摄入不足。针对胃肠道疾病进行治疗,避免服用干扰碘吸收的药物,如硫氰酸盐类药物。

3、碘需求增加:孕期、哺乳期或青春期等特殊生理阶段,身体对碘的需求量增加。此时应适当增加碘的摄入量,可通过饮食或补充剂满足需求。

4、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异常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大。可通过药物治疗,如左甲状腺素钠片50-100μg/天,或手术切除部分甲状腺组织。

5、甲状腺炎症: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引发甲状腺肿大。治疗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5-10mg/天或免疫抑制剂,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日常饮食中应注意碘的均衡摄入,避免长期大量食用高碘或低碘食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有助于维护甲状腺健康。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热门标签

疟疾 戈谢病 汗疱疹 鼻真菌病 脊柱侧弯 玻璃体出血 皮肤癣菌病 颈总动脉裂伤 皮肤淋巴细胞瘤 2型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