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88人阅读
急性乳腺炎可通过热敷按摩、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穿刺引流、手术切开引流等方式治疗。急性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热敷按摩热敷按摩适用于早期乳汁淤积型乳腺炎。用40-45℃热毛巾敷于患处10-15分钟,配合从乳房外围向乳头方向的环形按摩,每日重复进行3-4次。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按摩有助于疏通乳腺导管。操作时需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暴力挤压导致炎症扩散。若皮肤出现明显红肿热痛需停止热敷。
2、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乳腺炎需使用抗生素。常见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头孢呋辛酯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乳腺炎常见致病菌有较好效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可对抗产β-内酰胺酶菌株。使用抗生素需完成整个疗程,避免耐药性产生。哺乳期用药应选择L1级安全药物。
3、中药调理中医将急性乳腺炎归为乳痈范畴,可选用蒲公英颗粒、乳癖消片、金黄散等中成药。蒲公英颗粒含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外敷金黄散可缓解局部红肿疼痛。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气血两虚者慎用苦寒药物。哺乳期使用中药需注意药物通过乳汁分泌的影响。
4、穿刺引流形成乳腺脓肿时需在超声引导下行穿刺引流。医生会使用无菌穿刺针抽出脓液,必要时留置引流管。该操作创伤小,可避免手术疤痕,适合脓肿直径3-5厘米的病例。术后需定期换药,配合抗生素治疗。穿刺后24小时内禁止哺乳,需定时排空乳汁。
5、手术切开引流脓肿范围大或穿刺引流效果不佳时需手术切开。医生会在脓肿最低位作放射状切口,充分引流脓腔并放置引流条。术后每日换药至创面愈合,需继续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手术可能影响哺乳功能,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哺乳。切口愈合后可能遗留轻微瘢痕。
急性乳腺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哺乳时注意交替更换体位,确保各乳腺叶排空。选择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出现乳头皲裂可涂抹羊脂膏。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体温超过38.5℃或症状持续3天无改善需及时复诊。治疗期间可继续哺乳,但化脓侧乳房需暂停直至感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