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85人阅读
月经来潮前2-3天可能出现乳房胀痛、下腹坠胀、情绪波动、疲劳嗜睡、食欲改变等前兆症状。这些表现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1、乳房胀痛月经前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刺激乳腺组织增生,导致乳房敏感胀痛,触诊可触及结节感但无硬块。建议穿戴无钢圈内衣减少压迫,避免摄入含咖啡因饮料。若疼痛持续超过7天或发现异常肿块需排查乳腺增生等疾病。
2、下腹坠胀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引发子宫平滑肌收缩,表现为下腹隐痛或坠胀感,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缓解,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需警惕持续剧烈腹痛可能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
3、情绪波动血清素水平波动易引发焦虑、易怒或情绪低落,部分人群会出现注意力下降。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调节情绪,适量补充维生素B6有助于改善症状。若情绪障碍严重影响生活,需排查经前期烦躁障碍等病理情况。
4、疲劳嗜睡黄体期孕酮水平升高会产生镇静作用,表现为日间困倦、体能下降。需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可适当增加瘦肉、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排除贫血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病理性因素。
5、食欲改变部分人群会出现食欲亢进或偏好高糖高脂食物,与瘦素抵抗有关。建议选择全谷物、坚果等健康零食,分次少量进食。若伴随暴饮暴食需注意经前期贪食症倾向,必要时进行营养咨询。
经前期应注意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散步,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毫升,限制盐分摄入以减轻水肿。记录月经周期症状变化有助于识别异常,若出现非经期出血、疼痛进行性加重或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经周期,建议妇科就诊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经期前1周可适量增加豆制品、深海鱼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帮助调节激素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