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82人阅读
月经期浮肿通常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多数属于生理性现象,少数可能与病理因素相关。经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会导致水钠潴留,引发面部或四肢轻度浮肿;若伴随严重疼痛、尿量减少等症状,需警惕肾脏或心脏疾病。
经期浮肿多发生在月经前1-2天至月经第3天,主要表现为晨起眼睑浮肿或手指紧绷感,体重可能增加1-2公斤。这种水肿具有对称性特点,按压小腿前侧可能出现暂时性凹陷。日常可通过低盐饮食、补充含钾食物如香蕉,穿着宽松衣物缓解症状。避免长时间站立,夜间垫高下肢有助于体液回流。
持续性浮肿或单侧肢体肿胀需考虑病理性原因。甲状腺功能减退可能导致黏液性水肿,表现为面部臃肿、皮肤干燥;肾病综合征会出现晨起眼睑浮肿伴泡沫尿;心脏功能不全者常见下肢凹陷性水肿伴活动后气促。若浮肿超过月经周期持续存在,或伴随呼吸困难、尿量异常,应及时排查激素六项、尿常规及心脏超声等检查。
经期建议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下午三点后大量饮水。可适量食用冬瓜、薏仁等利水食材,但不宜服用利尿药物。适当进行瑜伽、散步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水肿。记录每日体重变化,若月经结束后浮肿未消退或体重持续增加超过3公斤,建议至妇科或内分泌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