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脑瘤可能与遗传因素、电离辐射、化学物质暴露、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1、定期复查体积小且无症状的脑瘤可每6-12个月进行头颅核磁共振监测,重点关注瘤体大小变化及周围水肿情况。
2、药物治疗垂体瘤等特定类型可使用溴隐亭、奥曲肽等控制激素分泌,胶质瘤可选用替莫唑胺等化疗药物,需配合糖皮质激素减轻脑水肿。
3、放射治疗伽马刀适用于3厘米以下的深部肿瘤,普通放疗常用于术后残留病灶,可能引起脱发、乏力等副作用。
4、手术切除开颅手术适用于有明显占位效应的肿瘤,神经内镜适合鞍区病变,术后可能出现癫痫、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
建议保持低盐饮食避免加重脑水肿,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颅内压波动,若出现头痛呕吐、视力下降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诊。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