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妇产科 > 妇科 >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排出来什么样子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曹剑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盆腔积液从哪里排出来?

盆腔积液主要通过淋巴系统吸收和腹膜重吸收排出体外,少量可通过阴道分泌物排出。盆腔积液可能由生理性排卵、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或术后反应等因素引起。

1、淋巴系统吸收

盆腔内丰富的淋巴管网是积液排出的主要途径。淋巴管通过收缩运动将组织间隙中的液体回收入淋巴循环,最终经胸导管汇入静脉系统。此过程对炎性渗出液的清除尤为重要,当发生盆腔感染时,淋巴回流速度会代偿性加快。

2、腹膜重吸收

腹膜具有半透膜特性,每小时可吸收相当于体表面积35%的液体。积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通过腹膜间皮细胞主动转运进入毛细血管网,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则通过淋巴孔吸收。这种机制在术后腹腔积液的消退中起关键作用。

3、阴道分泌物排出

输卵管伞端与阴道存在解剖学连通,少量积液可经输卵管、宫腔与阴道黏膜渗出混合排出。生理性排卵期积液常表现为透明拉丝状分泌物,病理性积液可能呈现脓性或血性特征。

4、泌尿系统排泄

部分代谢产物可通过肾脏过滤形成尿液排出。当积液中含有尿素、肌酐等小分子物质时,这些成分会经肾小球滤过进入尿液,但该途径不直接参与液体容量的调节。

5、异常排出途径

在盆腔脓肿破裂等特殊情况下,脓液可能经直肠或阴道异常瘘管排出。肿瘤导致的积液可能因侵袭膀胱或肠壁形成病理性通道,此时需通过手术建立正常引流。

建议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久坐压迫盆腔血液循环。急性期可采取半卧位促进积液引流,适量食用冬瓜、薏米等利水食物。若出现下腹坠胀持续加重、发热或异常阴道排液,需及时进行妇科检查、超声等评估,必要时行穿刺引流或抗感染治疗。定期妇科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病理性积液。

张春香

副主任医师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妇科

麦粒肿是什么样子的?

麦粒肿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疼痛、硬结和脓点形成。麦粒肿的典型症状包括眼睑边缘红肿热痛、硬结压痛、黄色脓头形成、异物感或流泪等。根据发生部位可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外麦粒肿发生在睫毛毛囊或附属腺体,内麦粒肿发生在睑板腺。

1、眼睑红肿

麦粒肿早期最明显的症状是眼睑局部红肿,通常局限于一个区域。红肿区域会逐渐扩大,皮肤表面发红发热,触摸时有明显疼痛感。这种炎症反应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局部血管扩张和炎性细胞浸润所致。随着病情发展,红肿范围可能扩散至整个眼睑,严重时甚至引起结膜充血。

2、硬结压痛

发病后1-2天内,患处会形成硬结,触摸时有明显压痛。硬结大小不一,小的如米粒,大的可达黄豆大小。硬结的形成是由于炎症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细胞浸润。患者常感觉眼睑沉重,眨眼时不适感加重。硬结通常在3-5天后软化,中心部位出现黄色脓点。

3、脓点形成

随着炎症发展,硬结中心会逐渐形成黄色脓点,这是麦粒肿的典型表现。外麦粒肿的脓点位于睫毛根部皮肤表面,内麦粒肿的脓点则朝向结膜面。脓液积聚使局部压力增加,疼痛感可能减轻。部分患者的脓点可自行破溃排出脓液,但切忌用手挤压,以免引起感染扩散。

4、异物感

麦粒肿患者常主诉眼部有异物感,感觉眼内有东西摩擦。这是由于眼睑肿胀和硬结刺激角膜所致。异物感在眨眼时尤为明显,可能伴有反射性流泪。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暂时性视力模糊,但不会造成永久性视力损害。保持眼部清洁有助于减轻不适感。

5、伴随症状

部分麦粒肿患者可能出现轻度全身症状,如低热、头痛或耳前淋巴结肿大。这些症状提示感染较重,需要及时就医。反复发作的麦粒肿可能与睑缘炎、糖尿病或免疫力低下有关。儿童患者可能因疼痛而频繁揉眼,家长需注意防止继发感染。

麦粒肿患者应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发病初期可用干净热毛巾敷眼,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每次10-15分钟,每日3-4次。热敷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3-5天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出现发热、视力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到眼科就诊。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眼膏或口服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切开排脓。平时应注意规律作息,增强免疫力,预防麦粒肿复发。

刘磊

副主任医师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肛肠科

牛皮癣和癣是什么样子的?

牛皮癣通常指银屑病,表现为红色斑块覆盖银白色鳞屑;癣多由真菌感染引起,呈现环形红斑伴脱屑。两者在病因、皮损形态及治疗上存在本质差异。

1、银屑病表现

银屑病典型皮损为边界清晰的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好发于头皮、肘膝伸侧及腰骶部,可能伴随甲凹陷或关节肿痛。该病属于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与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相关,需避免搔抓刺激。

2、体癣特征

体癣皮损呈环形或弧形扩展,边缘隆起伴丘疹水疱,中央区域色素沉着或消退,伴有明显脱屑和瘙痒。常见于潮湿多汗部位如腹股沟、腋下,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保持患处干燥清洁有助于控制症状,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等物品。

3、头癣特点

头癣表现为头皮灰白色鳞屑斑片,可能伴断发或脓疱,儿童多见。黄癣可形成硫黄色痂皮,黑点癣则遗留黑色毛根残端。真菌镜检可确诊,需与脂溢性皮炎鉴别。治疗期间应煮沸消毒梳洗用具,避免传染扩散。

4、手足癣形态

手足癣分为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水疱型可见成群小水疱,糜烂型多发于指缝伴表皮剥脱,角化型表现为足跟皲裂脱屑。长期穿不透气鞋袜、足部多汗者易复发,可配合抗真菌粉剂预防。

5、特殊类型鉴别

反向型银屑病发生于皮肤皱褶处,呈鲜红色糜烂面;花斑癣为真菌感染引起的色素减退斑,夏季加重。前者需局部使用弱效激素,后者可用抗真菌洗剂。临床难以区分时应进行皮肤镜或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皮肤出现异常皮损时建议尽早就诊皮肤科,银屑病患者需注意调节免疫状态,避免精神紧张和辛辣饮食。真菌感染者应规范用药至足够疗程,贴身衣物需高温消毒。日常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洗浴,沐浴后及时涂抹保湿剂维护皮肤屏障功能。特殊职业人群接触动物或潮湿环境时需做好防护措施。

苏藤良

副主任医师 北海市人民医院 皮肤性病科

气滞血瘀从哪里排出来?

气滞血瘀的排出途径主要通过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废物排泄以及中医调理实现。主要有促进气血运行、药物活血化瘀、针灸推拿疏通经络、适度运动加速代谢、饮食调理辅助排瘀等方式。

1、促进气血运行

通过深呼吸、腹式呼吸等调节呼吸方式,帮助膈肌运动促进腹腔血液循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可维持自主神经平衡,减少血管痉挛。保持情绪舒畅能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改善微循环障碍。

2、药物活血化瘀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血府逐瘀胶囊、桂枝茯苓丸、复方丹参片等中成药。这些药物含丹参、红花等成分,能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桃仁、当归等药材可调节凝血功能,促进组织间隙淤血吸收。

3、针灸推拿疏通经络

针刺三阴交、血海等穴位可调节下丘脑-垂体轴功能,改善内分泌紊乱导致的血瘀。推拿手法作用于肝经、脾经沿线,通过机械压力促进淋巴回流。拔罐产生的负压能分离黏连组织,加速局部淤血消散。

4、适度运动加速代谢

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通过肌肉收缩挤压静脉,增强血液回流效率。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可提升心肺功能,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量。运动后产生的代谢产物会刺激汗腺排泄,部分淤积物质可随汗液排出。

5、饮食调理辅助排瘀

山楂、黑木耳等食物含黄酮类物质,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生姜、肉桂等温性食材可促进血管扩张,改善末梢循环。每日饮水超过1500毫升有助于稀释血液,通过肾脏过滤排出代谢废物。

建议结合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调理方案,避免剧烈运动或过度发汗导致气随津脱。长期血瘀体质者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时应在医师指导下干预。日常可饮用玫瑰花茶疏肝解郁,用艾叶泡脚温通经脉,注意下肢保暖避免寒凝血瘀。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排卵期白带是什么样子的?

排卵期白带通常呈透明蛋清状,质地稀薄且富有弹性,可拉丝,量明显增多。排卵期白带变化主要与雌激素水平升高、宫颈黏液分泌增加、阴道环境改变、输卵管活动增强、子宫内膜准备等因素有关。

1、雌激素水平升高

排卵前雌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刺激宫颈腺体分泌大量稀薄黏液。这种激素变化会使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含量增加,为精子存活提供有利环境。雌激素还能改变宫颈黏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使其含水量提升至超过90%,形成典型的水样分泌物。

2、宫颈黏液分泌增加

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细胞在排卵期活跃分泌黏液,其纤维排列从网状变为平行结构,黏液黏稠度从月经后的500-700cps降至50-100cps。这种物理性质改变使黏液呈现典型拉丝现象,用棉签蘸取时可拉伸至8-10厘米不断裂。

3、阴道环境改变

排卵期阴道pH值从平时的3.8-4.5升至7.0-8.5,乳酸杆菌比例暂时降低。这种碱性环境有利于精子穿透和存活,但同时也可能增加阴道感染风险。分泌物中可见到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4、输卵管活动增强

输卵管伞端在排卵期充血肿胀,纤毛摆动频率加快,会产生少量浆液性渗出物混入阴道分泌物。部分女性可能观察到分泌物中带有极淡的血丝,这是卵泡破裂时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排卵期出血现象。

5、子宫内膜准备

子宫内膜腺体在排卵期开始分泌糖蛋白和黏多糖,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宫腔输卵管反流进入阴道。同时子宫内膜血管增生明显,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得分泌物可能带有轻微腥甜气味,与月经后的干燥状态形成明显对比。

建议女性日常注意观察分泌物变化周期,使用棉质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如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豆腐渣样改变或伴有明显瘙痒异味,可能提示阴道炎等妇科疾病,需及时就医进行白带常规检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正常激素分泌周期。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热门标签

皮角 青光眼 会厌囊肿 慢性结肠炎 房室传导阻滞 获得性鱼鳞癣 结核性心包炎 脉络膜新生血管 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