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药剂科

美沙拉嗪停药的标准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武恩翠 主任技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糖尿病性心肌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指标综合判断。主要依据包括心肌损伤标志物异常、心脏影像学特征性改变、糖尿病病史排除其他心脏病等。

1、心肌损伤标志物

血清肌钙蛋白和脑钠肽升高是重要参考指标。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轻度肌钙蛋白升高,反映心肌细胞微损伤;脑钠肽水平与心室壁应力相关,其数值异常提示心功能代偿失调。需注意与非糖尿病性心肌损伤相鉴别。

2、心脏影像学特征

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室舒张功能减退为早期典型表现,可见E/A比值倒置、等容舒张时间延长。晚期可出现左心室肥厚或扩张,射血分数保留或轻度降低。心脏磁共振可检测心肌纤维化,延迟强化显像呈现心内膜下或斑片状强化模式。

3、糖尿病代谢异常

需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且病程较长,通常要求5年以上病史。同时存在胰岛素抵抗、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佳等代谢紊乱特征。血糖波动与心肌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但非必要条件。

4、排除其他心脏病

需通过冠脉造影排除显著冠状动脉狭窄,通过心肌活检或基因检测排除肥厚型心肌病、淀粉样变等特异性心肌病。同时需评估是否存在高血压、瓣膜病等共病因素。

5、病理学改变

心内膜活检可见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及微血管病变,但临床较少常规开展。尸检可发现特征性心肌胶原沉积增加、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等糖尿病特异性改变。

确诊糖尿病性心肌病需建立长期规范的血糖监测和心脏随访体系。建议每3-6个月评估心功能状态,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风险。饮食方面采用低升糖指数膳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运动处方需个体化制定,以中等强度有氧训练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同时需综合管理血脂、血压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必要时启动心衰规范化药物治疗方案。

王俊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肾小球滤过率、糖尿病病程及视网膜病变等综合评估。诊断需结合持续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存、排除其他肾脏疾病、病理活检确认等指标。

1、持续性蛋白尿

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指标。糖尿病患者出现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毫克/24小时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超过300毫克/24小时为显性蛋白尿。需重复检测3次且间隔3-6个月确认持续性,排除运动、发热等干扰因素。伴随血压升高或水肿时提示病情进展。

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毫升/分钟/1.73平方米持续3个月以上提示肾功能损害。需通过血肌酐计算CKD-EPI公式或MDRD公式评估,动态监测下降速度。每年eGFR下降超过5毫升/分钟或出现快速进展需警惕糖尿病肾病。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共存

约80%糖尿病肾病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发现微动脉瘤、出血渗出或增殖性改变时,需高度怀疑肾脏受累。无视网膜病变的蛋白尿患者应优先排查其他肾病,如膜性肾病或高血压肾损害。

4、排除其他肾脏疾病

需通过尿沉渣镜检、肾脏超声、免疫学检查等排除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尿路感染或梗阻性肾病。突发大量蛋白尿、血尿伴红细胞管型或快速肾功能恶化时,应考虑合并其他肾脏病理类型。

5、病理活检确认

肾活检是确诊金标准,典型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扩张和Kimmelstiel-Wilson结节。适用于诊断不明确、蛋白尿进展过快或eGFR短期内显著下降者,但需评估出血风险。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定期监测尿蛋白和肾功能,控制血糖血压在目标范围。饮食建议低盐优质蛋白摄入,每日蛋白量0.8克/公斤体重。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适度运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出现水肿或电解质紊乱时及时就医,晚期患者需评估肾脏替代治疗时机。

朱欣佚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2型糖尿病可以停药吗?

2型糖尿病患者能否停药需根据病情控制情况决定,血糖长期稳定达标且胰岛功能良好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减药,但多数患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停药可能性主要与血糖监测结果、胰岛细胞功能、并发症风险、饮食运动管理效果、个体代谢差异等因素相关。

部分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严格生活方式干预可实现停药。这类患者通常病程较短,胰岛细胞功能保留较好,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规律有氧运动、体重管理等措施,使糖化血红蛋白长期稳定在6.5%以下,且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此类患者需每3个月复查血糖指标,持续监测病情变化。

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功能明显减退的患者不建议停药。病程超过5年、合并高血压或高脂血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停药后易出现血糖反弹。使用胰岛素促泌剂类药物的患者突然停药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对于已出现神经病变或大血管病变的患者,维持药物治疗是预防并发症进展的关键措施。

2型糖尿病患者调整用药方案需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无论是否停药,都应保持每日血糖监测,每3-6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饮食上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在130-150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训练。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等并发症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糖异常波动。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肿瘤科

药流孕囊大小标准?

药物流产适用于孕囊直径小于25毫米的早期妊娠,临床通常以停经49天内为参考标准。孕囊大小的评估需结合超声检查,主要影响因素有妊娠周数误差、孕囊发育速度、子宫位置、多胎妊娠可能、测量技术差异等。

1、妊娠周数误差

末次月经推算的孕周与实际受精时间可能存在偏差,排卵推迟会导致孕囊偏小。超声测量孕囊平均直径时,若与停经时间不符需重新核对孕周,必要时间隔48小时复查超声观察增长情况。孕囊每日增长约1毫米为正常发育速度。

2、孕囊发育速度

胚胎染色体异常或黄体功能不足可能导致孕囊发育迟缓。超声显示孕囊形态不规则、增长缓慢或卵黄囊异常时,提示胚胎停育风险增高。此类情况需评估血HCG翻倍情况,谨慎选择药物流产方案。

3、子宫位置

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可能影响超声测量准确性,经阴道超声比腹部超声更能精确显示孕囊大小。特殊体位如膀胱适度充盈可改善腹部超声显像,测量时应取孕囊最大纵径与横径平均值。

4、多胎妊娠可能

双胎妊娠时单个孕囊可能小于同孕周单胎标准,需注意观察有无双绒毛膜征象。药物流产前明确妊娠囊数量至关重要,多胎妊娠药流失败率及出血风险显著增高,需提前制定应急预案。

5、测量技术差异

不同超声设备分辨率及操作者经验会影响测量结果,建议由专业超声医师重复测量确认。孕囊周边蜕膜反应或宫腔积血可能干扰边界判定,测量时应避开周围强回声区域。

药物流产前必须完善超声检查确认宫内妊娠及孕囊大小,同时评估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基础指标。流产后建议卧床休息2-3天,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观察出血量及组织物排出情况。饮食宜选择高铁高蛋白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等补充失血,两周内禁止盆浴及性生活,按时复查超声确认宫腔恢复情况。出现发热、持续腹痛或大出血需立即就医。

林丽丽

副主任医师 桂林南溪山医院 妇科

4个月羊水深度标准?

妊娠4个月时羊水深度正常范围为30-80毫米。羊水深度主要通过超声测量羊水池最大垂直径线确定,评估指标主要有羊水过少、正常范围、羊水过多三种情况。

1、羊水过少

羊水深度小于30毫米属于羊水过少,可能与胎儿泌尿系统发育异常、胎盘功能减退、胎膜早破等因素有关。这种情况需密切监测胎儿生长状况,必要时通过羊膜腔灌注或提前终止妊娠进行干预。孕妇应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

2、正常范围

30-80毫米为孕中期羊水深度正常区间,反映胎儿肾脏排尿功能与母体循环状态良好。此阶段羊水主要来源于胎儿尿液排泄,正常羊水量可缓冲外力冲击,为胎儿提供自由活动空间,促进肺脏发育。建议孕妇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毫升左右。

3、羊水过多

超过80毫米提示羊水过多,常见于妊娠期糖尿病、胎儿消化道梗阻或神经系统异常等情况。需通过糖耐量试验排除糖尿病,超声排查胎儿结构畸形。轻度增多可通过低糖饮食调节,重度者可能需要羊水减量术。孕妇出现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妊娠期间需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羊水变化,日常注意观察胎动情况。均衡摄入蛋白质与维生素,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出现阴道流液、腹痛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活动。建议在产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监测方案。

方毅

主任医师 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 病理科

热门标签

膈下脓肿 膀胱颈挛缩 肺动脉闭锁 交感性眼炎 老年性紫癜 脑动脉狭窄 麻痹性肠梗阻 柯萨奇病毒感染 盆腔脂肪增多症 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