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首页 > 内科 > 呼吸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挂什么科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全部回答

王燕 主任医师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立即预约

相关问答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吗 急性上感对小儿的三个影响须知?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情况下不严重,但可能引发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疾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多数患儿通过充分休息、适量饮水可在1周内自愈。部分患儿可能因免疫力低下或护理不当出现并发症,如中耳炎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肺炎可能出现持续高热、呼吸急促。极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心肌炎,出现心悸、乏力等表现。

患儿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精神萎靡或呼吸急促时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其他患病儿童,饮食宜清淡易消化。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要注意什么?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要注意保持休息、补充水分、观察症状变化。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咽痛等。家长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患儿接触二手烟或刺激性气味。适当增加患儿饮水量,选择温开水或稀释的果汁,有助于缓解咽部不适。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给予辛辣或油腻食物。若患儿出现持续高热超过三天、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日常护理中家长需注意患儿体温变化,使用温水擦浴辅助退热。保持患儿鼻腔清洁,婴幼儿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缓解鼻塞。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

葛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小儿内科

婴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婴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鼻塞、咳嗽、咽部充血、精神萎靡等症状。

1、发热:

体温升高是常见首发症状,多表现为中低热37.5-38.5℃,部分患儿可达39℃以上。发热期间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包裹过厚影响散热,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

2、鼻塞:

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导致通气障碍,表现为呼吸急促、张口呼吸或哺乳困难。可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分泌物,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缓解症状。

3、咳嗽:

因咽喉部炎症刺激引发反射性咳嗽,早期多为干咳,后期可能出现痰鸣音。保持环境空气清新,避免冷空气及烟雾刺激,适当抬高床头可减轻夜间咳嗽。

4、咽部充血:

检查可见咽后壁淋巴滤泡红肿,婴儿常表现为拒食、流涎增多。哺乳期婴儿可少量多次喂养,较大婴儿可给予温凉流质食物减轻咽部不适。

5、精神萎靡:

感染导致全身不适反应,表现为嗜睡、哭闹减少、反应迟钝等症状。需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变化,出现持续昏睡或刺激无反应需立即就医。

护理期间应维持室内通风,每日开窗2-3次;母乳喂养者母亲需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人工喂养婴儿可适当增加温水摄入量;注意观察呼吸频率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50次/分、鼻翼扇动或口唇青紫等缺氧表现,需及时儿科急诊处理。恢复期可进行抚触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陈云霞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呼吸科

孩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孩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多饮水、物理降温、对症用药、环境调节、预防并发症等方式处理。该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交叉感染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

充足水分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咽干咽痛症状。建议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淡盐水,每日总饮水量按体重每公斤50-80毫升计算。母乳喂养婴儿可增加哺乳频次,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刺激咽喉。

2、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方式降温。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忌用酒精擦浴。监测体温变化频率应保持每2小时一次,持续高热需及时就医。

3、对症用药:

在医生指导下可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氨溴索口服溶液祛痰。鼻塞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禁用含麻黄碱的滴鼻剂。抗生素需经血常规检查确认细菌感染后遵医嘱使用。

4、环境调节: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夜间垫高枕头缓解鼻塞。患儿衣物选择透气棉质材料,室温维持在24-26℃为宜。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耳痛、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中耳炎或肺炎征兆。与其他儿童保持隔离,餐具玩具每日消毒。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疫苗接种需症状完全消失后补种。

饮食宜选择小米粥、蒸蛋羹等易消化食物,避免辛辣刺激及冷饮。保证每日维生素C摄入,可通过猕猴桃、橙汁等补充。恢复期间保持充足睡眠,逐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应做好防护,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清洁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

王青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该如何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多饮水休息、对症药物治疗、物理降温、中医治疗、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刺激、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休息:

保证每日2000毫升以上温水摄入,有助于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卧床休息可减少体力消耗,建议保持每天8小时睡眠。避免过度用嗓或接触冷空气,室内湿度建议维持在50%-60%。

2、对症药物治疗:

针对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鼻塞症状可选用盐酸伪麻黄碱等减充血剂。咳嗽明显时可服用右美沙芬等镇咳药物。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联合用药。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前额可贴退热贴,腋下及腹股沟处用温水毛巾擦拭。避免使用酒精擦浴,婴幼儿禁用冰敷。降温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4、中医治疗:

风寒型可选用荆防败毒散,风热型适用银翘散。穴位按摩选取大椎、风池等穴位缓解症状。中药代茶饮如金银花、板蓝根等具有抗病毒作用。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耳痛、胸闷等并发症征兆。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防止感染加重。老年患者应注意预防肺炎等继发感染。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饮食宜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汤品,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与家人共用餐具。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但需避免剧烈活动。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流感季节前可接种疫苗预防。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朱振国

副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内分泌科

热门标签

喷嚏 白癜风 胃扭转 乳腺结核 食管异物 膀胱颈挛缩 干燥综合症 肛门直肠脓肿 维生素K缺乏症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疾病科普 最新资讯

医生推荐

医院推荐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