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73人阅读
落水引起的肺水肿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药物治疗、机械通气、预防感染等方式治疗。落水引起的肺水肿通常由溺水时液体吸入肺泡、缺氧导致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反应等因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清除口鼻腔内的水及异物,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位,帮助排出呼吸道内液体。对于意识不清者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同时避免颈部过度后仰导致气道阻塞。若存在呕吐物需及时清理,防止误吸加重肺损伤。
2、吸氧治疗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超过90%。严重者可考虑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改善肺泡通气功能。需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结果调整氧疗方案,避免氧中毒。
3、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减轻肺水肿,氨茶碱注射液解除支气管痉挛,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抑制炎症反应。这三种药物需在医疗监护下使用,密切观察尿量、心率等指标变化。
4、机械通气当出现严重呼吸衰竭时需气管插管,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策略。设置呼气末正压防止肺泡塌陷,维持氧合指数大于200mmHg。需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评估,调整呼吸机参数。
5、预防感染落水后易继发细菌性肺炎,可预防性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需监测体温、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若确诊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同时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
落水后需密切观察72小时,警惕迟发性肺水肿发生。恢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环境空气流通,适量补充高蛋白饮食促进肺泡修复。出现咳嗽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复诊,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恢复情况。日常生活中应加强水上活动安全教育,掌握基本急救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