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444人阅读
耳朵里面有气可通过调整呼吸、捏鼻鼓气、咀嚼吞咽、热敷按摩、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耳朵里面有气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冒鼻塞、中耳炎、气压变化、耳部外伤等因素有关。
1、调整呼吸尝试缓慢深呼吸或打哈欠,通过改变胸腔压力促进咽鼓管开放。该方法适用于乘坐飞机或登山时因气压变化导致的不适,可重复进行直至耳内闷胀感减轻。避免用力擤鼻或快速呼吸,防止加重症状。
2、捏鼻鼓气捏住鼻孔闭口轻轻鼓气,使气流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腔平衡压力。此方法对感冒或鼻炎引起的咽鼓管阻塞有效,每日可操作3-5次。操作时力度需轻柔,若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
3、咀嚼吞咽咀嚼口香糖或频繁吞咽可激活咽鼓管周围肌肉,帮助排出耳内积气。适合长时间佩戴耳机或游泳后出现的耳闷症状。可配合饮用温水增强效果,避免进食过硬食物。
4、热敷按摩用温热毛巾敷于耳周并轻揉耳屏前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适用于轻度中耳炎或耳部受凉导致的不适,每次热敷10-15分钟。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
5、使用药物若症状持续超过2天或伴随耳痛、听力下降,可能需遵医嘱使用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改善鼻塞,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细菌性中耳炎。过敏性因素可考虑氯雷他定片,但须排除鼓膜穿孔后方可用药。
日常应避免用力擤鼻或潜水等可能加重耳压差的活动,保持鼻腔清洁。感冒期间可适当抬高枕头睡眠,减少鼻咽部分泌物逆流。若出现耳道流脓、剧烈疼痛或持续耳鸣,提示可能存在化脓性中耳炎或气压创伤性中耳炎,须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进行耳镜检查和声导抗测试。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观察其抓耳、哭闹等行为,避免延误治疗引发听力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