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206人阅读
过敏性咳嗽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吸入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免疫调节治疗等方式缓解。过敏性咳嗽通常由花粉、尘螨、动物皮屑、冷空气刺激、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过敏性咳嗽患者需明确并远离诱发因素。花粉过敏者需减少外出或佩戴口罩,尘螨过敏者应定期清洗床品并使用防螨罩,宠物过敏者建议隔离饲养动物。室内保持通风干燥,避免使用地毯、毛绒玩具等易积尘物品。外出时可携带便携式空气净化器减少过敏原吸入。
2、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依巴斯汀片等第二代抗组胺药能阻断组胺受体,缓解咳嗽和鼻部症状。这类药物嗜睡副作用较轻,适合日间使用。对于夜间咳嗽加重者,可遵医嘱联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如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但需注意可能引起的嗜睡反应。
3、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吸入气雾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粉雾剂等可减轻气道炎症反应。需掌握正确吸入方法,用药后及时漱口预防口腔念珠菌感染。对于持续性咳嗽患者,建议长期规律使用以控制气道高反应性,突发症状时可配合短效支气管扩张剂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
4、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颗粒通过抑制白三烯的致炎作用改善咳嗽症状,尤其适用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该药需连续服用数日才能显效,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痛和胃肠道不适。与吸入激素联用可增强疗效,但需警惕罕见的精神系统副作用如焦虑、失眠等。
5、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常规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可考虑皮下注射奥马珠单抗等IgE单抗制剂。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需持续3-5年,通过逐渐增加过敏原暴露量诱导免疫耐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全身过敏反应,需在专业机构监测下进行。
过敏性咳嗽患者应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每日用50℃以上热水清洗床单被套。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及已知过敏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欧米伽3脂肪酸。冬季外出注意颈部保暖,可佩戴口罩减少冷空气刺激。建议记录咳嗽发作时间与环境因素,帮助医生精准识别过敏原。若出现喘息、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排除哮喘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