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361人阅读
支气管炎输液后两腿发颤可能与药物不良反应、电解质紊乱、低血糖反应、输液反应或基础疾病加重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原因,由医生评估后调整治疗方案。
1、药物不良反应部分支气管炎治疗药物如氨茶碱注射液、阿奇霉素注射液可能引起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肢体震颤。若患者存在药物代谢异常或超敏反应,症状可能更明显。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遵医嘱更换为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替代药物,并监测生命体征。
2、电解质紊乱输液过程中可能因排尿增多或药物作用导致血钾、血钙降低,引发肌肉震颤。常见于长期使用呋塞米注射液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需通过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纠正失衡,同时限制输液速度。
3、低血糖反应支气管炎患者若合并糖尿病或进食不足,在输注含胰岛素药物如葡萄糖注射液时可能诱发低血糖。表现为冷汗、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应立即检测血糖,口服葡萄糖溶液或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
4、输液反应输液过程中出现寒战、震颤可能为致热原反应或过敏反应。与药物杂质、输液器具污染有关。需立即停止输液,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过敏治疗。
5、基础疾病加重原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在支气管炎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症状恶化。需联合神经内科会诊,调整多巴丝肼片或甲巯咪唑片等基础用药剂量。
出现输液后腿颤应保持平卧位避免跌倒,记录震颤发作时间和伴随症状。治疗期间保证充足热量摄入,适量补充香蕉、橙子等含钾食物。恢复期可进行下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若症状持续超过2小时或伴随意识改变,须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