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复禾健康
174人阅读
铜中毒可能由过量摄入含铜食物、职业暴露、铜制容器使用不当、威尔逊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排铜、饮食调整等方式治疗。
1、过量摄入含铜食物长期食用动物肝脏、贝类等铜含量高的食物可能导致蓄积性中毒,建议控制高铜食物摄入量,每日铜摄入量不超过10毫克。
2、职业暴露从事铜矿开采、冶炼等职业可能通过呼吸道或皮肤接触过量铜粉尘,需做好职业防护并定期监测血铜水平。
3、铜制容器使用不当酸性食物长时间存放于铜制器皿可能导致铜离子溶出,应避免用铜器盛放醋、果汁等酸性物质超过4小时。
4、威尔逊病这种遗传性疾病与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代谢障碍有关,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肝肿大等症状,需终身使用青霉胺等驱铜药物。
出现疑似铜中毒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日常注意避免使用劣质铜制餐具,血铜偏高者可多食用含锌食物帮助拮抗铜吸收。